第(2/3)頁 明知道打不過還沖上去送死的,也只有眼前這個頡利可汗了。 跟隨頡利一同前來的漢人趙德言此時亦是灰頭土臉。 “大汗,此次我軍損失慘重,可不能在對外動武了。” “難道讓本汗忍了這口氣?” “如若忍讓,以后還讓本汗如何統帥大漠各部?” 頡利此時滿心怒氣。 趙德言嘆了口氣道:“大汗,你看看咱們這些弟兄吧,他們真的打不起了。” “這些年,咱們連年征戰,弟兄們都沒有好好休息過。” “現如今又吃了如此敗仗,也到了該休養生息的時候了。” “如若在逼著弟兄們去打仗,怕是到時候,這些弟兄都剩不下了呀。” 雖然這話頡利不愛聽。 可這就是事實。 頡利嘆息道:“那依你來看,現在本汗該如何?” “首先要與夷男議和,其后在與大唐議和。” 趙德言認真道:“只有這樣,我部才能得到休養生息的機會。” “大汗,只有人丁充足,才會回到之前那個所向無敵的時代啊。” “況且與大唐示弱議和還有一個好處,就是能麻痹大唐。” “等到時候弟兄們都緩過氣力來了,我們還可以南下。” “到時候定能一舉南下中原,讓我部百姓,都吃上稻米。” 若說前面的話,頡利聽了還挺憤怒。 但聽見后面時,他真的有些心動了。 在遇到不可抗的天災時,農耕民族受到的傷害最小,游牧民族就只能靠掠奪農耕民族的糧食來度過難關。 可今年草原上遭遇百年不遇的大雪,他卻根本無法帶領本部族人敲開大唐的大門。 大唐是真的越來越強了。 而他也越來越怕了。 頡利看向趙德言:“難道就真的有議和這一條路能走了?” “只有這一條路了。” 趙德言也看著頡利。 最終,頡利點頭答應。 這一天,不可一世的頡利可汗終于向大唐低了頭。 派遣使者前往大唐議和,請尚公主。 當突厥遣唐使來到長安時。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