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崔誥雖然已經有所準備,但是在面見蕭炬之時還是不免有些緊張。 蕭炬很隨意的坐在上方,他也很好奇這位能被韋然稱呼為大才的北方才子到底是何等人物。 崔誥走入大帳之中,此時大帳之中唯有蕭炬一人,蕭炬也在觀察著崔誥。 但見崔誥跪下說道:“草民崔誥,參加陛下。” “平身。” 崔誥今日身穿一身青色長衫,膚色偏白。雙目炯炯有神,連蕭炬都不禁感嘆,真乃一個翩翩公子。 “朕聽聞秦公對你青睞有加,故而特此一見。”蕭炬上來就進入了主題。 “都是秦公偏愛,草民才得以有幸得見天顏。”崔誥說話不卑不亢,引來了蕭炬的好感。 “不知道崔公子對當今天下有何看法?” 聽聞此話,崔誥知道,大考來了。雖然韋然也可以直接將崔誥安插進權利中樞,但是他也深知韋然在官場上向來是一個循規蹈矩的人。 “當今天下,南北對立。北秦雖然看似暫無內亂,但是暗中波濤洶涌。元善此人心思深沉,只是如今在軍中聲望不夠,故而隱忍不發,是為隱虎。” “丞相閔觀,垂垂老者,攻于心計但是也終將敗于心計,眾人畏懼閔觀權勢,但是一旦閔觀失勢,閔黨做鳥獸散,反倒是其次子閔世元,繼承了閔觀的心機,但是也懂得誠以待人,故而閔世元恪稱之為隱狼。” “北秦皇帝元稹,暗弱無能,前期任由元善做大,用來制衡閔觀,但不懂適可而止,導致元善野心膨脹。元善之于元稹,就好比曹操與漢獻帝,元稹是為暮羊。” 聽完崔誥的話,蕭炬也是頗為有興趣,隨后說道:“聽先生此言,北朝似乎不過爾爾,可我南朝為何一直被北朝所侵?” 來了,大考來了。 “太祖蕭歡,依托士族,終究讓文帝也被困為士族,繼位之后,終其一身,未能走出皇城。此生最遠的距離,也不過是從臺城到鐘山之下。” 鐘山之下,指的是蕭衡的寢陵。 “而如今陛下確可帶兵出皇城,手掌兵權,這便是比文帝強的地方。”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