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蕭炬此刻也在細細品味袁慕之話中之深意。 韋然詐死之事他是知道的,如今朝堂上已經開始爭奪起韋然手上的兵權了,這令蕭炬十分不滿。 韋然“尸骨未寒”,眾人不揚言為其復仇,反而還在此勾心斗角為一。 不愿意用寒門士子為將,還想將軍權抓在大族手上為二。 昔日南派勢大,故而讓北黨掌握大部分軍權是為制衡。 如今南派分裂,就不適合讓北黨掌握兵權了。 隨后蕭炬不顧眾人的反對,決意御駕親征。 其實御駕親征也是韋然的主意,也是為了讓蕭炬在軍中樹立一定的威信,韋然作為一個臣子,功高震主的道理他又豈能不知。 如今蕭炬雖然和韋然為兄弟之情,但是君是君,臣是臣,蕭炬可以叫韋然一聲韋弟,韋然卻萬萬不能叫蕭炬一聲蕭兄。 嘉義元年六月,蕭炬在建康發兵,由袁護之為先鋒,率軍兩萬率先進駐巴陵,隨后虎賁將軍胡松率雍州軍兩萬從襄樊至江州,江州刺史趙王蕭寅派軍兩萬,合并四萬向豫章進發。 蕭炬為大帥,恒玄為副帥,親率大軍五萬為后軍,緩緩推進。 劉仁業為征南將軍,率領本部兵馬沿小路趕往閩州,張貴則從會稽郡直接進軍臨海郡,意圖和臧洪三面夾擊周循。 大軍皆身穿白縞,意為秦公報仇。 南齊殺手組織陰陽樓此刻也是倒了大霉,在蕭炬的震怒之下,陰陽樓紛紛被當地官兵連根拔起,所謂的江湖高手根本不堪一擊。 而此時距離韋然中狼牙箭已經過去了十日,韋然雖然扔不能發力,但是可以勉強下地。 隨后韋然招來蕭義,方才得知蕭咨叛軍已經占據了廬陵,蕭義先鋒部隊已經在湘州外和蕭咨先鋒杜文育相遇,杜文育勇武異常,連勝兩場。 蕭義麾下參將張根顯被杜文育陣斬,蕭義于是令大軍堅守營壘不出。 韋然聽聞之后說道:“讓運往高要的糧草運送的如何了?” “糧草已經運至高要,足夠高要新寧半年之用。” “長沙城可能守住?” “可堅持月余,但是長沙兵馬多為新兵,戰力一般。小王也不敢保證。” 韋然此刻已經從床上下來,正站在地圖邊,隨后說道:“本公欲離開長沙秘密前往高要,湘王若見勢不妙可以沿江向巴陵撤退,我預計雙方會在豫章展開大戰。”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