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事實無常,未來的事情誰又說的準呢?郡公以前也不會想過有朝一日自己會成為南臣吧。” “為將者忠字當頭,我受閔觀奸計所累,投奔南朝。如果再奔北朝何以自立。來人,送客!” 韋然也不想和宇文至多糾纏,于是便起身送客。 韋然大婚之后在建康呆了半個月,隨后便攜帶家眷前往荊州就任。 陸苛本來非要讓韋然家屬留在建康為質,但是卻被蕭衡斷然拒絕了。 陸苛敏銳的感覺到了自從三吳之變之后,蕭衡對他們這些掌權大族已經不再信任了,或許也從未信任過他們,只是現在有了更多籌碼可以制衡他們。 韋然在荊州一任就是三年,三年之內南北兩朝倒是相對的太平,沒什么戰事發生。 韋然到任荊州之后,和宋無為促膝長談之后,宋無為很爽快的站到了韋然一邊,韋然很順利的接管了荊州的軍事大權。 韋然隨后給恒直置信一封,將恒于瓊調到了臨海郡負責臨海郡的軍事,韋然親自駐扎襄陽,反而以宋無為鎮守樊城。這一變化讓北秦將軍安仲感受到了壓力,不敢再隨意滋擾邊境。 韋然隨后調曾經護送他們母親前往采石的江陵偏將王顯至襄陽,隨后安排其駐守義陽。 南朝朝廷之內南北兩黨也進入了相對和平的階段,期間楚王蕭巒之妃,北秦昭陽公主產下一子,齊帝蕭衡大喜,取名蕭子尹。 蕭炬在迎娶了王氏嫡女王貞鳳之后,日夜苦干。但是生下的都是女兒,這讓蕭炬感受到了莫大的壓力,給韋然的書信中也表示了擔憂,陸苛如今趁韋然在荊州,恒直重病的機會,不停的鼓動蕭衡,還好蕭衡心如明鏡,蕭炬太子之位才算穩妥。 北朝朝堂之上如今也是風云再起。自從駙馬趙有志倒向元善之后,閔觀在朝堂之內舉步維艱。元善也終于彰顯出了自己的野心,一面積極的清除閔觀的黨羽,一面又持續收縮秦帝元稹的權利,元稹在位已經四年,但是權利反而不如剛登基的時候大。 元稹之母閔太后被元善強制要求撤簾歸宮之后,閔觀失去了和元善在朝堂抗衡的本錢。從而只好專注于河北地區的軍事力量,最后和元善達成一致,將李恪調任并州,宇文至任兩淮總管,將安仲調到西川,元善胞弟元喜進駐宛城,從此北秦長安城附近各州的兵力均由元善把持。 但是宇文至就任兩淮總管之后,在元善的授意下對以前淮北軍的主要將領進行了清洗和更換,韋智以前的親信將領高坤,在李恪上臺之后郁郁不得志,合肥被北秦奪取之后一直被派帶領所部五千淮北將士駐守鐘離,但是宇文至的種種行為讓高坤感覺到了危險在向自身逼近,高坤在和部眾商議之后,做出了一個大膽的決定。 高坤差人給襄陽的韋然送去密信,表示自己愿意投奔南齊,希望韋然能讓淮南軍接應。 此時韋然之妻蕭嫣然剛誕下一子,起名韋銳,接到高坤書信之時,韋然正在襄陽城內宴請賓客。 但見韋然回到內堂看著書信一言不發,韋伯此時問道:“公子可否將書信給老奴看看。” 韋然隨后就將書信遞了過去,韋伯看完之后沉思許久,隨后說道:“鐘離城距離長江甚遠,可讓淮南軍由廣陵出發,進攻淮陰,占據淮陰之后,高坤將軍率部仍舊屯駐鐘離。我朝就可立足于淮水和肥水之東區域。倘若宇文至調壽春之兵發兵攻打鐘離,可在從京口調兵增援鐘離,同時我軍趁機渡過長江直取合肥,宇文至首尾不能顧,到時說不定壽春也有機會!” 韋然沉思再三之后,派遣家將連夜順江而下前往建康,自己則去往江陵集結大軍。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