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老者支支吾吾不敢言語,韋伯心中了然。,于是又說道:“吳郡富庶之地,行將入冬,你們過年余糧可足。” “省著點吃,或可解決溫飽。”老者老老實實的回答道。 韋伯知道后便以知曉,隨后便和蕭炬說道:“太子殿下,放這幾個老者離去吧。在給他們一些吃食。” 蕭炬旋即吩咐人將干糧分出一部分給這幾位老者,隨后翻身上馬,對著韋伯說道:“先生可看出了什么?” “太子你看,吳郡風景如何?”韋伯沒有正面回答,反而問起了蕭炬。 蕭炬放眼望去,官道兩邊均是耕田,一望無際。遠處群山矗立,眼下正是秋末,到還真有一分意境。 “耕田廣袤,山川秀麗,是難得的清凈之地。” “官道周圍皆是農田,按照朝廷稅法,百姓過冬理應不缺糧食。此處又無世家大族,村子里的人不應該是某些大族的佃戶。今年天氣尚可,三吳之地也無天災,理應是個豐收年。” 韋伯侃侃而談,韋然心中已經有了一定的計較,但是蕭炬和恒玄,一個當朝太子,一個豪門世子,不知民間疾苦,全都不甚了解。 恒玄趕忙說道:“先生莫賣關子,有話還請直說。” “此地百姓過冬尚且不能自足,說明要么是吳郡太守橫征暴斂,要么是吳郡士紳非法圈地。導致百姓雖然收成好但是沒有余糧。百姓畏官軍如此,說明吳郡官兵平日里橫行霸道。綜上所言,吳郡太守絕非良官。” 蕭炬聽后也是臉色鐵青,恒玄臉色也是陰晴不定。沒想到吳郡也算是在天子腳下,竟然都能如此,其余地方又該如何。想到這里,蕭炬再也忍不住了:‘待此間事了,本宮定要去巡視一下剩余時州郡。’ 又行軍半日,突然先鋒隊伍有士兵來報,陳將軍所部的先鋒隊伍碰到了一個百余人的隊伍。細問之下是當地大族,舉家打算遷往毗陵縣。 蕭炬聽后說道:“速速讓他們族老過來見本宮。” 不多時,將士帶著一個老者來到中軍。 老者倒也不卑不亢,只是說道:“你等是何處兵馬,為何攔住我等去路。” “我乃廣陵郡公,這位乃是當朝太子,奉命前往會稽郡剿匪。你們為何舉家去往毗陵?”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