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 蘊藏豐富的神狐海域-《鯨夢》
第(2/3)頁
2002年,科研人員在進行海底重力活塞取樣中,赫然發現一些地方的甲烷含量超乎異常,這是天然氣水合物分解的重要證據。
隨即,在國家有關部門的大力支持下,中德兩國展開政府間合作,2004年5月,由中德兩國科學家組成的科學考察隊,對南海北部陸坡展開甲烷和天然氣水合物分布、形成及其對環境的影響研究工作。
“太陽號”海洋調查船作為當時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平臺,成為這次海上科研工作的主力,兩國科學家在珠江口盆地東部海域發現面積巨大的碳酸鹽巖礁。
這是世界上分布面積最大的自生碳酸鹽巖,也是天然氣水合物存在的重大證據,這里后來被命名為“九龍甲烷礁”。
但很可惜的是,此次科考活動中并沒有獲取到淺表層天然氣水合物的樣品,成為參與這項研究的中德兩國地質學家們的一個遺憾。
之后,我國相繼在南海北部陸坡的西沙、東沙、神狐和瓊東南海域開展了大規模的天然氣水合物資源調查及研究工作,并取得了一系列勘探成果和理論突破。
2007年,我國地質科研工作者首次在南海北部神狐海域成功實施8個站位鉆探,其中3個站位獲得了天然氣水合物實物樣品,所獲得的樣品甲烷含量高達99.7%以上,點火即可燃燒。
這一發現是我國首次在南海海域獲取天然氣水合物實物樣品,證實了南海存在良好的水合物資源前景。
這是戰略性的突破,也使得我國成為繼美國、日本、印度之后第4個通過國家級研發計劃在海底鉆探獲得天然氣水合物實物樣品的國家,也意味著我國海域天然氣水合物資源調查正式躋身國際水合物勘探的先進行列。
隨后我國加快了天然氣水合物調查研究步伐。
位于陸坡中段的神狐海域就位列其中,成為最具有科研價值的區域之一,這里也極有可能成為我國可燃冰科研工作的福地。
2013年,海洋地質調查工作者在珠江口盆地實施了第二次天然氣水合物鉆探。
此次鉆獲了大量高純度的新類型天然氣水合物實物樣品,樣品中甲烷含量最高達到99%,呈塊狀、脈狀、分散狀等多種類型,主要賦存于水深600-1100米的海底以下220米以內的兩個礦層中,具有埋藏淺、厚度大、類型多、含礦率高、甲烷純度高等五大特點,在國際上罕見。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高雄县|
曲阜市|
桐城市|
保德县|
客服|
易门县|
清丰县|
启东市|
乐陵市|
白城市|
治多县|
大冶市|
天全县|
和顺县|
德清县|
中山市|
出国|
昌邑市|
大英县|
定结县|
涟水县|
平顺县|
辽阳市|
临海市|
工布江达县|
项城市|
黔西县|
独山县|
古蔺县|
潞西市|
旬阳县|
凉山|
敦煌市|
大关县|
井研县|
峡江县|
库伦旗|
南和县|
天等县|
公主岭市|
平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