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為何?這不是我兒寫得嗎?”李景隆有些詫異,不明白李云睿心里的打算。 “這是老豆你成為大明文豪的第一步,先拿著去練練手。你兒子我,注定只能做個紈绔子弟,我們分工要明確。你負責當大明文豪,我負責敗光家產,多準備兩條路,總能一條能幫到我們家!”李云睿揉了揉鼻子,白了李景隆一眼。 “能否跟為父說一下,為何要讓我當文豪?”李景隆越來越覺得自己深不可測,有些昏頭昏腦了。 “你是左柱國,文臣之首,成了文豪,能得到文官的支持,如果皇帝對我們下手,文官就會同情你,甚至反對。這樣朱老四才會妥協,滿足我們的最低要求——不圈禁。”李云睿就是想派李景隆去吸引注意力,讓大家把注意力放在他身上,到時候李云睿胡作非為,大家的目光就不會釘在自己身上了。 聽了李云睿的解釋,李景隆思索了一下,這倒不失為一條路子,不禁點了點頭。 在兒子的監督下,李景隆很快把楊慎的這首《臨江仙》背了出來。 李云睿一點都不覺得羞愧,文抄公怎么了?文抄公吃你家大米、喝你家酒了?別說楊慎還沒出生,就算楊慎出生了,只要他李云睿先寫出來,那這首詞就是他的! “我兒,要不要把這件事告訴一下你二叔、三叔?”背完了詩詞,李景隆想起了一件重要的事情。 曹國公府,不僅僅是李景隆一個人的,他還有兩個弟弟:李增枝和李芳英。 李增枝在洪武年間,先被封為勛衛,也就是皇帝的護衛,勛衛都是功臣之子弟擔當;后來逐步升遷至前軍都督府左都督。朱棣上臺后,把李增枝趕出南京,讓他去荊州練兵。李芳英則被安排在中都鳳陽留守司,擔任留守一職,下轄八衛一所。 李云睿想了想,好像李景隆被削爵時,李增枝也被彈劾,理由是貪污行賄并吞并田地,圖謀不軌,被朱棣下令沒收財產并軟禁了。而三叔李芳英,沒有受到牽連。 李增枝雖然是他二叔,但他遠在千里之外,找人送信就等于直接把計劃告訴朱棣,畢竟錦衣衛無孔不入。這種事,多一個人知道就多一份危險。 先把自己保住,等事后再撈他二叔。 李景隆聽了李云睿的分析,也只能無奈的點頭同意,畢竟事有輕重緩急,須擇其重者先為之。 “老豆,從今天起,你要重新塑造一個形象!”李云睿想了想,說道。 “塑造形象?什么意思?”李景隆有些不明白。 “所謂形象,說簡單點就是別人怎么看你!比如秦檜,大家對他的形象就是奸臣;比如李世民,大家一提起他就說他雄才大略。再比如你,百姓一提起你,就是草包、帶路黨。” “……”李景隆有些郁悶,子為父隱,哪有兒子這么說老子的?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