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總不可能是為了騙諾貝爾獎的獎金吧,哈哈!”高曉柏開玩笑道。 安靜了片刻后,一直沒有說話的于樺突然說話了: “這更像是一個作家在不斷突破自己,不斷嘗試新的風格。游歷世界各地,用自己的方式詮釋不同的文明。” 他閉上眼,似乎在思考一些事,接著,他再度睜開眼睛。 這一次,他眼睛里似乎有了一些不同的東西。 木星問道:“您的意思是?” “越是民族的文學,就越是容易走向世界,”于樺說,“因為每個民族都是獨特的,每個地方的地理位置、文化環境,都截然不同。” “欣賞這些和自己文化異質的文化,才更有助于內省自身。” “就好像旅游一樣,別人說,旅游就是離開自己活膩的地方,去別人活膩的地方。” “往往你到了別人活膩的地方,發現別處的獨特之后,才能更加體會到自己家鄉的獨特之處。” 木星眼前一亮:“所以,那個有很多馬甲的作家,是在通過觀察其他文明,來理解華國?” “對,”于樺點頭,“他創造其他文化的作品,最終目的是得出華國文化中最獨特的部分。” “不斷更換身份,用馬甲掩蓋自己,是因為,他不想過早地成名,失去進取的動力。” “他描寫的都是普通市民的生活,因為他一直行走在市井間,才能取得最鮮活的素材。” 木星屏住了呼吸。 這太瘋狂了。 “這聽起來,就像是說,他活著,就是為了寫作?” 于樺說:“確切的說,他活著,是為了創作出最好的華國的作品。” 高曉柏在旁邊搖著扇子,搖頭晃腦地說: “那句話怎么說來著?為了創作,我將不娶妻、不封地、不生子,不戴寶冠,不爭榮寵……這是把一生名利都豁出去了,只為了寫作啊!” 木星被震撼了。連彈幕都被震撼了。 一直觀看人間觀察節目的觀眾,就算今天已經接受了更多顛覆三觀的洗禮,此時在聽到這番話后,也不禁陷入沉思。 對比人家這位,更多人思考的是:我是誰?我在干嘛?我活著有什么意義?……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