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高鐵動1314號列車,正疾馳在江滬之間的軌道上。 車廂內,零零散散坐著各色乘客。 人間觀察的直播攝制團隊,緊張忙碌地張羅拍攝。 盧雨翹著腿,坐在臥鋪上,白色高跟鞋伸到過道上,化妝師正在一旁手忙腳亂給她補妝。 耳返里,導播的提示正喋喋不休: “3排a座、b座,6排c座,11排c座是我們的群演,先從第3排開始,依次向后推進,明白嗎?” 盧雨滿臉不情愿,說:“你的話我明白,我你的口吻我不喜歡。” 耳返那頭導播的聲音傳來:“大主持,上次采訪就差點出事故,我不得不這么叮囑啊!” 盧雨,31歲,長虹廣播電臺的播音女主持,算是小有知名度的名記。 她現(xiàn)在正在準備的人間觀察節(jié)目,是全國知名的一檔直播節(jié)目。 節(jié)目組深入民間,采訪各色各樣的群眾,傾聽他們的家長里短,現(xiàn)場連線知名嘉賓,和老百姓說說心里話。 這檔節(jié)目同時在電視臺和網(wǎng)絡直播平臺播出,因為接地氣,有看點,收視率和播放率雙高。 當然,說是深入民間,實際上,大多數(shù)情況下都是有劇本的。 那些群眾,都是提前安排好的群演,講的“心里話”,也不過是事先排練好的臺詞。 之前幾期直播,節(jié)目效果都很好,但最近幾期,盧雨開始覺得有些不對勁了。 可能是節(jié)目頻率太高,臺本編導明顯跟不上了。 群演的演技、臺詞水準,設計好的情節(jié),質量上肉眼可見的下滑。 網(wǎng)絡上甚至還出現(xiàn)了“人間觀察”是不是有臺本的質疑聲。 所以在最近,盧雨一直在嘗試拋棄臺本,真正找一些地道老百姓采訪。 但效果并不理想。 她的初衷想法是一回事,人家愿不愿意配合又是一回事。 就算人家愿意配合,大多數(shù)人的家長里短,也談不上精彩紛呈,反而如同白開水般平淡。 耳返里導播聲音傳來:“還有三十秒,嘉賓講談環(huán)節(jié)就要結束了,要進現(xiàn)場了,你趕緊做好準備。” 盧雨懶洋洋打了個呵欠,站起身。 “還有二十秒。” 盧雨整理了一下自己的裙擺。 “十、九、八、七……三、二、一,開始!” “觀眾朋友們大家好,我是你們的老朋友盧雨,大家可以看到,我正在高鐵上,看看窗外的景色,飛馳而過,真是太快了!……” 盡管平時松松散散,可一旦進入工作狀態(tài),盧雨還是非常專業(yè)的。 進了現(xiàn)場畫面,網(wǎng)絡媒體上的彈幕也多了起來: “小雨今天也好美!” “一邊吃飯一邊看。” “我也在高鐵上,不知道能不能遇到節(jié)目組啊!”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