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匯合(上)-《扼元郭寧》
第(1/3)頁
饋軍河下游的港汊邊,呂函正在河灘上坐著,和幾個婦人一起曬著太陽,修補甲胄和衣衫。
郭寧的父母早亡,在烏沙堡的時候,常常和自己的阿里喜呂素吃住在一起。拿到的俸祿賞賜,也都放在呂家,原先由呂家的老人,后來由呂函一并管著。
野狐嶺敗戰以后,郭寧積攢的幾兩銀子家底全都丟了,可呂函還是替他操持一切。后來跟隨郭寧的軍民有時多些,有時少些,大家都習慣了日常聽從呂函的安排。
最近一年里,眾人的生活都很困窘。郭寧本人的戎服都縫縫補補,其他人的衣著更加簡陋。現在姚師兒等人身死,呂函便騰挪出幾件甲胄袍服來,分給眾人使用。
呂素留下一件窄服,給了弟弟呂樞;另外有件用料厚實的褐色毛衫,是逃亡途中從一個富家翁的尸身上扒來的,現在給了高克忠的族叔。那老先生去年就病重,也不知還能堅持幾日,若他死了,毛衫還能給其他人。
如今這世道,每一點物資都得利用到極處,眾人都經歷過九死一生,也沒什么好矯情的。
姚師兒的妻子馮氏這會兒和眾人待在一處。她兩手捧著姚師兒往日喜歡的一件克絲袍子,許久都不動一下,而神情始終恍惚。大約是不舍得,又或是睹物思人吧。
婦人們也沒法開解她,都悶聲不響地幫著呂函拆解一件皮甲。
那皮甲便是郭寧此前穿著的,很破舊了,但束甲的細麻繩和皮絳都擰到了一處,拆起來很麻煩。
婦人們花了好些功夫,才把漚爛的部分甲片取下來,用小刀剜出可用的小片,填補到被箭矢穿透的破洞上頭,再用準備好的零散皮子頂替大塊甲片,最后用鐵針穿著麻線,把新舊甲片牢牢地扎緊。
最后這個步驟很費力氣,也耗精神,一不當心,珍貴的鐵針就會被掰斷。須得幾個婦人一起配合著,小心地慢慢來做。
婦人們都在全神貫注,河灘的另一頭的娃兒們也忙著自家的事。
呂樞帶著幾個半樁孩子,踩過了河畔薄冰,往邊吳淀深處去,貌似是再輪流探臂往巖縫和淤泥里掏魚。半天都沒見到魚,身上卻帶了臟污,如黑猴子一般。
呂函忙里偷閑看看,皺了皺眉,有點可惜新給他換上的窄服。
她待要提聲喝罵,卻又嘆了口氣。
郭六郎離開這里已經四天了。若他有什么閃失,眼前這些老弱婦孺只怕皆無下場!既如此,何必介意一件衣服呢?
郭六郎什么時候才回來?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喀什市|
桐梓县|
托克托县|
昌乐县|
邯郸市|
博客|
西贡区|
华坪县|
苍山县|
巢湖市|
道真|
沙洋县|
太仆寺旗|
慈利县|
惠来县|
谷城县|
河东区|
深泽县|
旌德县|
贡山|
甘泉县|
微山县|
家居|
浮梁县|
修文县|
遵义市|
孟村|
修水县|
西盟|
黑龙江省|
措美县|
仁寿县|
河南省|
平山县|
额济纳旗|
正阳县|
吉安县|
普兰县|
文昌市|
布尔津县|
桐柏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