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海藍星,公元2045年。 上京新區的一座摩天大樓頂層,韓鵬站在巨大的落地窗前,靜靜地欣賞窗外繁華的夜景,發出了無聲的嘆息。 自從五年前那個叫“廢土啟示錄”的游戲出現以后,一切都變得不一樣了…… 其實,最初并沒有多少人留意到這個不知道從哪里冒出來的游戲,畢竟在那段科技發展近乎停滯的十幾年中,人們將更多的精力投入到了娛樂產業上,沉浸式體感技術早在2035年就被開發了出來。 在那個年代,每年都有數以百計的沉浸式體感游戲發布,“廢土啟示錄”又因為其復雜的文化體系與過于硬核的玩法,根本沒有引起任何轟動。 直到一名玩家在游戲中的離奇經歷遭到了曝光,人們才漸漸意識到了這款游戲的真正價值。 那名玩家叫詹姆,現實中是普林斯頓的一名數學系博士生。他非常喜歡在這款游戲塑造出的廢土上亂逛,以緩解科研帶來的壓力。 在一次跑到圖書館廢墟中撿垃圾時,詹姆找到了一本殘缺的書籍。雖然看不懂游戲中的文字,但憑借著過人的專業知識,詹姆很快判斷出這是本數學書,這也激發了一名科研狗的研究熱情。 經過長達半年的學習與翻譯,詹姆吃驚地發現,書上竟然記錄著一道尚未解決的千禧年難題的完整證明過程。 起初,詹姆也并未當回事,只當這是游戲制作公司的惡搞,但當他鬼使神差地按照證明過程驗證了幾遍后,他就不淡定了。 因為,它居然是正確的! 這個發現讓詹姆既驚又喜,在思考了三天三夜后,他還是把整理好的證明過程發表到了期刊上。 結果自然引起了整個學術界的轟動,詹姆也因此從一名博士生一躍成為了家喻戶曉的大數學家。 本來只要他保守好這個秘密,事情到這也就結束了,可他偏偏在一次公開場合醉酒過后,自己不小心說出了實情。 消息傳播開來后,很快,世界各國紛紛派出調查人員進入“廢土啟示錄”實地考察,雖然搜刮到的資料并不算多,但經過嚴格的驗證,各國發現,只有當前科技無法證明的,卻沒有一樣被正偽的。 這下整個藍星都轟動了,在各大企業紛紛開出高價收購產自廢土中的各種文獻后,群情高漲的玩家們涌進了“廢土啟示錄”這座寶庫,都幻想著從中找到那么一兩樣足以改變世界的技術。 但很快,人們便遇到了一個難題。 隨著登陸人數與日俱增,當注冊人數達到100萬時,“廢土啟示錄”開始限號了! 不是限制同時在線人數,而是限制注冊新賬號,每天只有100個名額,而且還是從申請表中隨機抽選的。 一時間民怨沸騰,憤怒的網友們紛紛在游戲官網請愿,希望運營方盡快解開注冊限制,但始終沒有得到任何回應。 不少具備高超網絡技術的網友出于憤怒,甚至嘗試著把官網給黑了,結果卻是連官網的服務器設置在哪里都查不出來,仿佛整個官網是憑空蹦出來的一樣。 同時另一批想把游戲運營方告上法庭的網友也有了新的發現,因為無論是哪個國家,都找不到廢土啟示錄的關聯企業。 這種反常的情況引起了各國的警惕,讓他們一度以為遭到了外星人的文化入侵或是什么降維融合。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