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泰山有一百多座山峰,其中峻嶺險峰無數(shù)。 但要說最險峻的,那自然非恐龍背莫屬。 恐龍背又名刀刃山,位于直溝與宰牛溝之間。 其形狀狹長,兩側(cè)不是深不見底的懸崖就是驚險至極的陡坡,從高空看去,宛若一柄長刀橫貫在大地上,故而得名刀刃山,同時又因為刀刃山上布滿嶙峋的巨石,高低錯落,交錯穿插,好似劍龍背上的背棘劍刺,因此又叫恐龍背。 游客攀登這座山時,幾乎找不到一條正常的路可走,只能從巨石間的縫隙,或者邊緣處一些難以騰挪的狹小落腳點處艱難走過。 當(dāng)然,這是以前游客爬山時的狀況,現(xiàn)在有關(guān)部門已經(jīng)在山脊處安裝了鐵鏈,有了鐵鏈作為安全保障,游客攀爬起來就安全多了。 待到刀刃山腳下的宰牛溝,易述停下腳步,轉(zhuǎn)身望向杜洪生和司徒劍,問他們有沒有什么要提前準(zhǔn)備的。 兩人皆是信心滿滿,說自己不需要提前做什么準(zhǔn)備。 杜洪生更是將胸膛拍得咣咣響,一臉自信,直言自己連華山都徒手攀了上去,區(qū)區(qū)一座刀刃山又算得了什么。 見他們這么有信心,易述便點了點頭。 下一秒,重若山岳的威壓憑空出現(xiàn),將兩個信心滿滿的年輕人壓得錯不及防,踉蹌了好幾步才穩(wěn)住腳跟,抬起頭,難以置信地望向易述。 “易哥,你不會想讓我們這樣爬山吧?” “有什么不妥?” “會死人的!” 杜洪生擺著一張苦瓜臉,欲哭無淚。 易述微微一笑,仰起頭,望著眼前秀麗險峻的山峰,口中悠悠道:“泰山之重,不只在山,還在文,在史,既然你們要爬泰山,又怎能不感受一下泰山的文史之重呢?” “放心,我也不會太過為難你們,如今你們二人承受的壓力,大致等同于泰山上那顆五岳獨尊石,左右不過幾噸的重量,對你們來說,應(yīng)該不是什么問題吧?” ……不是問題? 問題大了好吧! 杜洪生臉頰肌肉抽搐,忍不住開口道:“易哥,您真的知道這個重量的概念嗎?” 易述挑了挑眉:“當(dāng)然,我還是一流高手的時候,大概就能舉起這個重量,你們兩個武道宗師難道還做不到嗎?” 杜洪生無奈解釋道:“那是因為您練的龍拳本就是偏向于煉體的功法,修到巔峰能有這個力量不足為奇,可我不一樣,我練的兩種拳法都是偏向于靈活的快拳,在鍛體上并沒有太大優(yōu)勢。” “況且肉體的力量與境界是相互分離的,晉升到武道宗師只是技巧臻至化境,并不會有肉體上的力量提升,從這個角度來看,一流高手的肉體力量與武道宗師之間并沒有太大的差距,頂多只是對于自身力量的掌控程度有所不同。” 杜洪生一邊承受著巨大的壓力,一邊有些艱難地解釋著。 旁邊的司徒劍也連忙點頭附和,他的臉色漲紅,額頭青筋畢露,顯然比杜洪生更加無法承受這股重壓。 “是嗎,那看來是我高估你們了……” 隨著易述的話音落下,施加在兩人身上的精神力瞬間撤去大半。 杜洪生和司徒劍齊齊松了口氣,但緊接著他們便發(fā)現(xiàn),身上那股扛著山岳般的沉重感并沒有完全消失,只是比之前要輕松了數(shù)倍。 所以說還是得扛著這個爬山啊? 杜洪生有些傻眼,剛想再跟易述討價還價一番,便看到司徒劍邁開了步伐,開始一言不發(fā)地攀登眼前的山峰。 沒辦法,杜洪生只好哀怨地嘆了口氣,跟在他身后。 就這樣,在易述的精神力威壓中,兩人艱難地爬上了這座山峰。 待兩人爬到‘刀刃’的中段,天色已經(jīng)大亮,金色的朝霞掛在天邊,將半片天空都染成了耀眼的金色。 看到這一幕,正在攀爬的兩人不約而同地停下了腳步。 就在他們被眼前的景色吸引之時,易述的聲音忽然傳了過來。 “你們不是想要走出自己的道嗎,我這里有一篇功法或許能幫到你們,只是不知道你們愿不愿意當(dāng)這個小白鼠,以身試法,為后世之人蹚出另一條大道……” ……來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