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三章 治軍圖霸-《東周列國傳奇》
第(1/3)頁
一年后,韓厥告老退役。晉悼公啟用了旬瑩。
旬瑩是晉軍將領旬首的兒子。晉悼公啟用他,有兩個原因:一個是韓厥的推薦,再則,旬瑩素有忠臣之名,是個傳奇人物。關于這一點,有一段經歷可以證明。
在晉、楚邲城大戰中,旬瑩被楚軍俘虜。被俘后,一直被關押在楚國。到了郤克打敗齊國的時候,晉軍將領旬首因戰功從下軍大夫升遷為中軍副將。旬首借著受到封賞的機會向晉景公提了個請求,希望晉景公能把他的兒子從楚國要回來。晉景公答應了。
當時,晉國手里有兩個籌碼:一個是同樣在邲城大戰中被晉軍俘虜的楚莊王的兒子公子縠臣,另一個是被晉軍殺死的楚國將領襄老的尸體。晉景公決定拿公子縠臣和襄老的尸體去換回旬瑩。楚國方面當然同意。
那時候,楚莊王已死,他的兒子楚共王執政。楚共王在釋放旬瑩時,問了一番話。
楚共王問:“你恨我嗎?”
旬瑩說:“兩國交戰,我被俘。承蒙大王之恩不殺我,作為我個人,何恨之有?”
楚共王又問:“那么,你感激我嗎?”
旬瑩說:“兩國各為社稷而戰,又為彼此利益而和。如今交換俘虜,跟我個人無甚相干。我感激誰呢?”
楚共王說:“我放你回去,你將來怎么報答我?”
旬瑩說:“我不恨大王,大王自然也不能要求我感激你。我對大王您無怨無恨,我怎么報答您呢?”
楚共王問了半天,沒有問出他要想的答案,他不死心,干脆直截了當的說:“我就想知道,你將來會怎么對我。”
旬瑩說:“托大王的福讓我回去。如果我們的國君殺了我,我毫無怨言;如果家父殺了我,我死于宗廟,也無怨言。如果他們都不殺我,讓我活著,還讓我帶兵,將來遇到大王,我必然要遵從君命,不敢有二心。該怎么對您,就怎么對您。”
楚共王本想聽到旬瑩說點感恩的話,或者說點報答之類的承諾什么的,沒想到,旬瑩不卑不亢,絕無畏懼,半點感恩與討好的意思都沒有。楚共王心想,這個旬瑩還真是條漢子,骨頭硬啊。他不禁心中佩服起來。問完話,他對臣下們說:“晉國不能小看啊。”
就這樣,楚共王叫人對旬瑩以禮相待,客客氣氣的把他送出了楚國。旬瑩就這么回了晉國。
有了這段傳奇,旬瑩的忠誠之名就傳播開了。
旬瑩接替韓厥走馬上任后,向晉悼公獻了一策。他提出,晉國和楚國之間隔著一個鄭國,晉、楚之間,鄭國就像是兩軍對峙的前沿陣地,有重要的戰略意義。誰控制了鄭國,誰就掌握了主動權。因此,我們必須把鄭國掌握在手里,如此,進可攻,退可守。時間一長,楚國必然會陷于被動。
晉悼公將這個事情全權委托給了旬瑩去做。
公元前571年,(周靈王元年,魯襄公2年,晉悼公2年,齊靈公11年,鄭成公14年,楚共王20年,吳王壽夢15年)晉悼公派旬瑩會合齊、宋、魯、衛、曹、莒、邾、滕、薛,加晉國自己共計十國的大夫,收服了鄭國。
魯國大夫仲孫費說:“鄭國之所以老是叛變,主要因為楚國老是侵犯他們。要想讓鄭國不叛變,最好是幫助他們加強防御。虎牢關是鄭國東南面的門戶,咱們應該把這個關口修好,駐守精兵。鄭國不受楚國侵犯,自然就不會叛變了。”
曾經是楚國大夫的屈巫,因為帶著陳國的夏姬逃到了晉國,到如今,他已經憑著自己的才干成了晉國有分量的人物。他說:“我提個建議。東南面的吳國挨著楚國,近幾年興盛起來。咱們應該去聯絡吳國,叫他們時不時的騷擾楚國邊界。楚國如果受到吳國的牽制,就不會向北進攻鄭國了。”
諸侯們覺得這兩人的意見不錯,于是決定,一面修建虎牢關,一面派人去聯絡吳國。
旬瑩在督造虎牢關的過程中發現,晉國軍隊數量龐大,但質量并不高。等到他將虎牢關修好,回到晉國后,他便向晉悼公提出精簡軍隊的建議,他說:“兵不在多,而在精。咱們的軍隊中老將老兵真不少,如果精簡一部分下來,既可以減輕國家負擔,還可以提高軍隊的戰斗力。同時又增加了農耕人數。這是一舉多得的好事。”
晉悼公采納了這個意見,于是搞了一場轟轟烈烈的裁軍行動。在這場裁軍行動中還出現了一個傳奇人物。
晉國的中軍尉祁奚已經七十多歲了。他聽到消息,便主動向晉悼公提出退役請求。晉悼公問他:“你退下來,誰接替你的職位合適?”
祁奚說:“解狐最合適。”
晉悼公說:“你不是和解狐有仇嗎?”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龙井市|
民和|
安国市|
竹溪县|
侯马市|
城市|
台南县|
兴海县|
长治县|
甘肃省|
宁国市|
北票市|
镇原县|
宁化县|
郸城县|
山西省|
神农架林区|
太保市|
海兴县|
红安县|
永清县|
东台市|
随州市|
山阳县|
阿城市|
永定县|
铜梁县|
新巴尔虎右旗|
徐水县|
天全县|
平塘县|
额济纳旗|
成武县|
新丰县|
梧州市|
梁山县|
禹城市|
义马市|
望城县|
漾濞|
科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