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七章 擒杜回-《東周列國傳奇》
第(1/3)頁
潞國被滅了的消息很快傳到秦國。那時候是秦康公的孫子秦桓公執政。秦恒公曾經為了鉗制晉國,在酆舒身上花了不少錢,下了不少功夫。如今在晉國的一擊之下,全部變成了泡影。他怎能坐視不理?
于是他當朝宣布,秣馬厲兵,準備發兵晉國。
秦恒公話音剛落,大將杜回便站了出來,他叉手稟道:“主公,我愿領兵前去。憑我一把開山大斧,還有我那三百個刀斧手,定能將晉國殺得大敗,奪回潞國。”
杜回聲若洪鐘,尤其他那雙大如牛鈴般的眼睛,說話之間瞪得渾圓,看上去氣勢磅礴。眾人見他主動請纓,禁不住微微點頭。秦恒公笑道:“杜將軍愿意前去,定能馬到成功。寡人就點你為帥,給你兵車三百。快去準備,盡早出兵。”
杜回應一聲“諾”,轉身就走。步履鏗鏘,雄風赳赳。
在古人的記述中,杜回生有異相,一頭亂發,狀若雄獅,大嘴,亂牙,參差不齊,兩顆獠牙又尖又長,令人想到野豬。還有,其身高九尺,力舉千斤,手中一把開山大斧,重約一百二十斤,有萬夫不當之勇。這描述有點夸張。不過,可以想象出,杜回的樣子十分恐怖。
傳說,他在從軍之前,曾入青眉山游走,有一天,他遇到了老虎——不知是老虎惹了他,還是他誤入了虎穴,總之,杜回在一天之內拳打五只老虎,全部剝了皮,帶回家中。簡直是神勇無敵。
秦桓公訪到此人后拜其為右將軍。杜回是步將,他訓練了一支三百人的刀斧手。都是步兵,皆是一手持盾,一手持刀,或者斧頭。作戰時以盾牌御敵,刀斧砍殺,兇悍無比。杜回曾帶領這支步兵在嵯峨山一戰中殺賊萬余人,因而聲名大噪。
杜回的人馬進了原潞國的地盤,在輔氏城,也就是今天的陜西大荔縣以東的地帶,與前來堵截的晉軍相遇。兩軍在一個山坡下擺開陣勢。
晉軍大將魏顆乘坐戰車出來,他見杜回步行而出,便用手中長矛指著他笑道:“你那兩條腿跑的再快,怎敵我車馬的四條腿?”
杜回哈哈大笑,說道:“你那四條腿還不如我這兩條腿厲害。不信,你放馬過來。”
這魏顆是晉國大將魏犨的兒子,出身將門,從小練就了一身好武藝,他手中一桿鐵矛,重五十斤,一般武將根本不是對手。而且此人身經百戰,精于搏殺。
魏顆根本就不把杜回放在眼里,見杜回挑戰,當即令驂乘打馬沖鋒,轉眼間,魏顆和杜回就殺做一團。
主將開打了,兩邊將士皆嚎叫沖殺。戰鼓咚咚。頃刻間,秦、晉兩軍便廝殺起來。
且說杜、魏二人。一個輪著大斧,步履如飛,快而輕巧。一個驅動戰車,來如山崩,去似倒海,所到之處,杜回只好躲閃。不過,每躲一次,杜回的大斧便會從天而降,砍向魏顆。魏顆次次皆是倉促抵擋。每當他的鐵矛遇到杜回的大斧時,隨著當啷一聲響,他就感到雙臂發麻。兩人斗了十幾個回合,魏顆漸漸落了下風。他只好咬緊牙關繼續抵抗,只希望杜回露出破綻,給他一個可乘之機。沒想到,這杜回看似魯莽,手中那大斧卻使得出神入化,毫無破綻。魏顆越殺越吃力,暗暗叫苦中,只想找個機會,溜之大吉。
忽然,秦軍陣前,車馬閃開,中間殺出一隊步兵,那正是杜回的刀斧手。只見他們左手持盾,右手揮刀,上砍軍士,下砍馬腿,一個個兇猛異常,所遇者無不人仰馬翻。
混亂中,魏顆心慌意亂,他早已經氣喘如牛,力不能支。杜回則越戰越勇,追著魏顆的戰車亂砍。魏顆一邊招架,一邊逃竄。好在他坐的是戰車,四條腿的確比兩條腿跑的快。魏顆從亂軍中殺出來,回頭一望,見晉國兵馬只有招架之功,而無還手之力。
戰場形勢一邊倒,于是他趕緊下令后撤。鑼聲一響,晉國兵馬土崩瓦解,亂紛紛狼狽而逃。
杜回一直追到晉軍大營前。寨前的鹿砦擋住了追兵,箭樓上的士卒成批放箭。秦軍的刀斧手們只好豎起盾牌,蹲在地上,不敢向前挪動。
杜回見占不到便宜,叫罵一陣便退了。
魏顆清點了人數,已經折損了三分之一。他叫人掛出免戰牌,然后修書一封,派人星夜馳騁,去晉國搬救兵。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长汀县|
轮台县|
吉林市|
蓝田县|
申扎县|
黄龙县|
纳雍县|
茂名市|
潜江市|
兴安县|
武定县|
商南县|
桃园市|
仪陇县|
曲靖市|
平舆县|
福州市|
镇坪县|
瑞金市|
隆子县|
平湖市|
高州市|
报价|
宁津县|
偏关县|
崇信县|
克山县|
芦山县|
库尔勒市|
垦利县|
靖远县|
樟树市|
大邑县|
元氏县|
沙湾县|
酉阳|
顺平县|
襄汾县|
绥棱县|
泰顺县|
韶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