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就在空桑和劉正業陷入鬼打墻的時候,另一邊的張鵬三人幾乎毫無收獲。 他們拿著夏婉的照片,幾乎已經問到了古城的邊緣地帶。 何夢指了指眼前一片說道:“按照之前我調查的訊息,這一塊區域應該就是古城內原住民比較多的地方了。” “就這個小河灣?”顏薇吹著口香糖泡泡。 “雖然不大,但是以前的人認為河邊是鐘靈秀麗之地,所以巴不得住在這里。” “而且洗衣淘米什么的,在河邊也比較方便。走吧。接著問。” 張鵬將電話合上:“不行,還是聯系不上空桑他們兩個。” “古城內人來人往,現在又是旅游高峰期。也許是太嘈雜了吧。” 三人對此并沒有多想。 小河灣雖然不大,但卻很熱鬧。 很多原住民來來往往,有的是買菜回家,有的則是開著鋪子做生意,還有的三五成群在河邊聊天。 這些原住民很多看上去都是中年人和老年人。 想來也是,年輕人也應該都出去發展了。 沿途所見,有一些規模較小的客棧,還有小餐館、裁縫鋪等,都極其符合當地的歷史文化特色。更有直接蹲在門口殺魚的。 三人不禁感嘆,和上京完全不同,這里當真是充滿了煙火氣,讓人不由的心中暖洋洋的。 清澈的河灣上,游船時不時劃過,坐在上面的也都是來古城的游客。 他們好奇地看著四周,聽船夫講述著發生在這里的傳說、小故事,看著船槳在河上勾勒一道道水鱗波紋,倒也別有一番浪漫。 詢問仍在繼續,一開始依舊無人認識。 直到: “哎,這不是夏婉嗎?” 一個老太太經過的時候,看到了照片不禁說道。 “老婆婆,您認識她?” “嗯,這姑娘小時候就住在這里的,不過不太愛說話,人也悶得很。后來念了幾年書,也就離開這里了。” “那她在這里還有什么親朋好友嗎?” “你們看那。”老婆婆指了指幾乎已經到河灣邊上的那座小屋:“看到了嗎?就那間裁縫鋪子。” “那裁縫鋪是個老姐姐開的,姓秀,是個洗衣婆。最早,夏婉就是她照顧著的。你們如果找夏婉,就去問她吧。” “好嘞,多謝婆婆!” 三個人,三步并兩步,急急忙忙來到了裁縫鋪子。 眼前的裁縫鋪子,很小,也有些破敗,和古城中心那些裝修精致的門店沒辦法比擬。但墻壁上掛著許多一看就是手工裁制的衣服。 衣服色彩鮮艷,花紋繁復,縱然是外行人都能看出這繡工和衣服的精巧度,比古城中心那些大鋪子要好上太多。 “秀婆婆,秀婆婆?” 何夢上前喚了兩聲。 很快,鋪子后的木樓梯上傳來一陣腳步聲。 秀婆婆慢悠悠的下了樓。 如果空桑在此就會驚疑地發現,這個秀婆婆,正是之前在人民路擺地攤、進胡同的那位!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