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尉遲信又說道:“你能派人偵查嗎?我也要摸清楚吐蕃的兵力。” 薛虎點頭說道:“我已經在城外布置了暗哨,但是想要統計出準確的敵軍數量可不容易。” 尉遲信笑著說道:“你只要讓負責偵查的玩家打開錄像就行了,剩下的交給我就可以了。” “那沒問題,只要吐蕃軍隊來了,我立刻發給尉遲老大。” 尉遲信關掉聊天窗口,這時候一名參謀向尉遲信匯報道: “尉遲老大,我已經算出來,如今吐蕃軍營里只剩下6000人左右,上下誤差不超過百分之十!” “我記得上一次統計的時候,吐蕃先鋒軍一共是一萬步兵,五千民夫吧?” 參謀說道:“是的,岱則應該帶走了九千人馬,但是這九千人馬到底有多少作戰人員,就要讓武威城那邊盡快傳回錄像了。” 尉遲信點頭說道:“我已經聯系了武威的薛隊長,很快就能拿到錄像了。” 這個參謀叫做許力文,作為一個沒有任何軍事背景,對戰爭游戲也沒有任何興趣的計算機宅男,是如何成為尉遲信倚重的參謀的呢? 許力文只有一個本事,點兵。 可不要小瞧這個能力,當年韓信能夠被稱之為漢之軍神,有一個典故就是關于韓信點兵。 說是韓信在一次作戰中,損失了不少士兵,但是韓信只是看了一眼軍隊,立刻計算出敵我雙方的兵力。 韓信立刻命令士兵沖鋒,果然獲得了勝利。 戰后劉邦親自點了韓信麾下的士兵,果然和戰場上韓信報出的數字完全一致。 從此劉邦對韓信言聽計從,并把大部分的軍隊交給韓信指揮。 當然這個故事也有夸張的部分,可在古典主義戰爭時期,無論是東方還是西方的杰出將領,都需要掌握點兵這個能力。 在古典主義戰爭時期,士兵的人數多寡,就決定了戰斗力高低。 點兵不僅僅是清點己方士兵的數量,也是對敵我雙方戰斗力的預判。 在擁有電子通訊技術的現代,統計戰場上剩余士兵人數是一件很簡單的事情。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