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而房琯外任河西節度使,這可是天下有數的強藩,治理河西四郡,統帥上萬的士卒。 房琯這么一個言官詞臣,又哪里知道如何管理這么大的地方。 房琯到任之后,原本還有竇參幫著處理政務。 可等到竇參跑路了之后,房琯連節度使府的民政都抓不上了,只好委任給節度使府的那些官吏。 比如這個戶曹勾結糧道使,偷偷搬空糧倉的事情,幾乎每個地方都會發生。 若是一個有地方治理經驗的大臣,到任之后都會雷厲風云的清查賬本,清點武庫糧倉。 可是房琯到任之后,為了推行改馬為桑,也為了籠絡河西的官吏,并沒有清點賬目。 這也讓糧道使的膽子更肥了。 戶曹的幾次試探,更是讓這些署吏清楚,這位房節度是當真不懂的民政。 上司不懂,那下屬自然就好糊弄了。 只要每月賬上的數字沒什么大的變化,只要每個月報一個無事上去,就可以糊弄過去。 反正日后換了新任節度使,過錯都可以推到房琯的身上。 糧道使伙同城里的幾個大家族的糧商,先用陳糧換了常平倉里的新糧,接著干脆用谷糠換走了所有的糧食,直接拖到糧店里賣。 只是他們遇到了玩家。 要說大唐的這些套路,和現代社會那些掏空公司的蛀蟲比起來,實在是做的太粗了一點。 章武恰恰是審計出身,他先是扣住了糧道使和戶曹的典糧官,接著又以戰時名義,封了全城糧店的賬本。 雖然常平倉的賬都燒了,可是這些糧店的賬簿都在。 章武只是簡單看了看,就找到了賬本上的漏洞。 大量不明來歷的糧食放在這些糧店老板面前,他們支支吾吾解釋不清楚。 玩家又在一家糧店的倉庫里找到了突破口,發現了大量印有朝廷標記的糧食。 拿到了糧店老板的口供后,章武夜里就撬開了糧道使的嘴巴,將他勾結城內大戶,偷取常平倉糧食的事情供認不諱。 章武當機立斷,果斷查抄了這些糧店。 接著又宣布全城實行配給,在城里設立粥鋪招募流民,協助武威守城。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