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長安以西,青渠。 青渠,在西京長安城灞橋以西不到五十里。 灞橋是出入西京的要道,從西京離開的官員士子,都會在灞橋折柳送別。 郭子儀在營地的高臺上眺望灞橋,當年他從西京出來,就任朔方節度使的時候,朝中好友就是在灞橋和他折柳送別的。 可是如今郭子儀卻要帶領大軍進攻灞橋,除了讓郭子儀感慨物是人非之外,也只能感覺到戰爭的殘酷。 為了防止唐軍放火,灞橋兩岸的柳樹都已經被叛軍砍斷,原本寬敞繁華的灞橋已經沒有百姓的通行,只有身穿鎧甲的叛軍士兵,緊張的搬運物資。 距離西京城門不到五十里,郭子儀卻放慢了攻城的步伐,一方面讓士兵在青渠邊上扎營休整,一方面敦促后方的糧草早點運送上來,擺出一副長期戰斗的準備。 郭子儀明白,自己的士兵主要來自隴右和朔方,西北地區的夏季沒有關中這么炎熱,士兵們連番作戰,根本沒有適應西京的氣候。 今年的夏季要比往年還要炎熱,酷熱的太陽曬得士兵們直叫苦不迭。 在郭子儀看來,西京城高堅固,叛軍占據了兩京,也搜刮了關中的幾個常平倉,在西京積累了大量的軍糧物資,想要一下子攻克西京并不容易。 相反如今叛軍內部混亂,安祿山被兒子弒殺,如今執掌安祿山軍隊的是謀士嚴莊。 而嚴莊只是安祿山的謀臣,并沒有足夠威望壓服住這些驕兵悍將。 之所以安賊還能同心協力,也是因為大唐軍隊距離西京不到五十里的原因。 也是因為大唐的壓力,這才讓安賊內部沒有分裂,所以郭子儀制定了一個“圍困西京,等賊自亂”的平叛策略。 在郭子儀看來,只要唐軍不表現出強烈的攻城欲望,那么安賊內部的矛盾就會顯露出來。 安慶緒弒父叛亂,顯然不甘心做一個傀儡。 安守忠一直追隨安祿山作戰,有軍功有威望,也不愿意在弒父的安慶緒麾下效力。 謀士嚴莊控制了安慶緒號令大軍,但是在軍中又沒有足夠的威望。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