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建寧王入高昌城,做的和在庭州城一樣,一邊安撫李琇璋這種投降的老臣,一邊提拔玩家勢力進入西州刺史府,實際控制西州上下。 這一次董重謀反的案子,徹底讓西州城內反對建寧王的勢力閉上了嘴巴。要知道董侯府是高昌的望族,和他結親交往的家族遍布西州上下,這一次建寧王仁德,沒有大興牢獄,但萬一哪家不聽話,被牽連進謀反案子里,那可就是要毀家滅族了! 建寧王到了高昌城后,首先頒布了兩道政令。 第一道是廢除了高昌舊貴族蓄養奴隸的特權,這倒不是說一下子廢除奴隸制度,而是規定高昌舊貴族和大唐子民一樣,只能需要官方承認的奴隸。 大唐的官方是承認奴隸的,這就是所謂的官奴,這些官奴一部分來自于被征服地區的,一部分是犯罪被株連的罪人家屬,這都是登記在冊的奴隸,是可以進行買賣的。 但是初唐時期對于普通百姓為奴是極為打擊的,人口是封建社會的基礎,一個自由民變成奴隸,意味著這個自由民從朝廷征稅的田畝清冊上消失,如果朝廷失去掌控的人口,那么朝廷就失去了兵員和賦稅來源。 這一次廢除了高昌舊貴族蓄養奴隸的特權,比起之前官府贖買奴隸的政策嚴厲了不少。 但是董重這樣的舊貴族領袖都因為謀反下獄,剩下的舊貴族們自然不敢反抗,只能乖乖的接受了建寧王的命令。 而第二道命令則是針對西州商人的,北上漠北經商的商人,給予部分免稅政策,同時能夠從草原上購買回馬牛羊等牲畜的商人,也同樣可以得到官府的補貼。 高昌本就是一座商業氣息濃郁的城市,舊日高昌國就是因為貿易繁盛而建國,高昌商人在隴右也算是小有名氣的。 這道政令不僅僅針對百姓,同樣也包括了玩家,不少心思活絡的玩家,也都在籌謀著北上開設貿易站的事情。 不過高昌的商人肯定先北上去更加友好的葛邏祿地區做生意,葛邏祿人剛剛和大唐也簽訂了貿易站的協議,最大的貿易站就會建立在葛邏祿人的王庭金山城附近。 通過貿易站逐步控制草原的糧食,利用貿易分化瓦解草原部落,這就是江倫對李炎提出的“經濟為矛,分化治之”的控制草原方案。 這兩道的命令,都讓建寧王受到了高昌城百姓熱烈擁戴,一直對霸府統治有抵觸情緒的西州,終于算是開始融入霸府的管轄。 崔濤等玩家也不禁的感慨,在這個皇權時代,名正言順的影響力果然巨大,建寧王這個得到朝廷冊封郡王,依然在大唐的邊陲城市擁有巨大的威望。 玩家們也意識到,即使遭遇了安祿山叛亂的打擊,大唐這塊招牌依然很響亮,那些主張割據隴右自立的玩家們也明白,朝廷正統在民間的號召力依然強大。 當天晚上,崔濤就被李炎召見。 “臣崔濤參見殿下。” 崔濤是建寧王的霸府私臣,關系自然要比外臣親近,李炎知道他是玩家,并不喜歡上下尊卑那一套,拉著問道: “如今西州已經歸附,崔郎留在這里也是大材小用,孤王想要調你去張掖。” 張掖? 崔濤明白為什么建寧王要派遣自己去張掖,囤駐在張掖的尉遲信已經發了很多次牢騷了,張掖的民政繁瑣,他已經快要支撐不住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