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當崔濤請求滅佛的時候,賈思順只是摸著胡子說道:“不可不可。” 李炎看著他問道:“為何不可?” 賈思順說道:“百姓多愚信,這佛寺可不比豪強地主,這幫和尚表面功夫做的好,貿然禁佛恐怕適得其反。” 李炎也沉默了,賈思順說的沒錯,禁佛確實只要一紙政令就可以了,但是要禁佛寺容易,要禁掉百姓心中的佛陀困難。 很多叛亂都是打著宗教名義的,可見在這個時代宗教聚攏人心的能力。 如果想要禁佛,必須要找一個好的理由,而不是直接用霸府命令禁佛。 李炎也點點頭說道:“賈刺史這是老成持重之言,崔司馬,這禁佛的事情要慢慢來。” 這時候旁聽的江倫說道:“殿下,刺史大人,想要禁佛,還要先從經濟上開始。” 賈思順最近和玩家接觸多了,也聽懂了玩家的一些名詞。 江倫是判鹽鐵事,專門負責沙州和瓜州的鐵和鹽的專營,用賈思順的評價江倫是一位聚財的好手。 雖然賈思順沒有看過沙州刺史府的賬本,但是靠著鹽和鐵的專營,加上瓜州鐵廠低價又高質量的鐵,建寧王控制沙州后,迅速扭轉了刺史府收入不足的問題。 大索貌閱出來的大量土地和丁口,大大增加了刺史府的收入。 而鐵器專營的錢則落入了建寧王的霸府手里。 江倫所說的經濟就是賈思順理解的財賦,只聽到江倫說道: “佛寺的財源有三,一是百姓布施,就是之前所說的舍身錢也算在其中,這是百姓自愿給的,官府也管不著。” 李炎點頭,布施這種事情本質上這也都是你情我愿的,百姓出錢求死后入佛國,這也算是一種交易,想要禁止是最困難的。 江倫繼續說道:“二是佛寺的免租庸,唐律疏議中對佛寺定有佛田,可以免去租庸調,有度牒并在僧道司備案的僧人,可以免除租庸丁役。” “但是這條日漸松弛,本來佛寺的佛田是有定數的,但是佛寺逐漸侵吞附近破產百姓的土地,或者為了免去田稅百姓把土地掛在佛寺下,還有男子為了免除丁庸和徭役,剃頭住進寺院的。這些都是可以清查的。” 賈思順也點點頭,這個江倫說的也沒錯,如果能從這些和尚手里奪回一些土地,釋放一些假和尚,也能打壓一下佛門。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