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崔若韻是學過科技史的,她知道在不久后的晚唐時期,火藥才正式登上戰爭舞臺。 唐哀帝時,鄭王番率軍攻打豫章,“發機飛火”,燒毀該城的龍沙門。這可能是有關用火藥攻城的最早記載。 在這之前,火藥也只是用于制造慶典用的煙花。 李炎好學的請教問道:“那為何此等利器,無法用于軍事呢?” 崔若韻說道:“只要是兩個問題,一個是火藥的威力,第二個是材料的制約。” 李炎問道:“崔娘子的意思,是以前的火藥威力不足,無法作為武器。” 崔若韻點頭說道:“正是如此!雖然春秋就有了火藥配方,但是配方是非常粗糙的,硫磺、硝石木炭的比例都是模糊的,而且摻雜了太多的無效材料。” 李炎點點頭,雖說華夏早就在幾千年前發明了火藥,但是配方一直都很混亂。 崔若韻說道:“我用定量分析的方法,改進了火藥的配方,我可以自信的說,我這個配方的火藥威力是最大的!” 李炎兩眼冒光:“既然如此!崔家娘子大功一件啊!可你為何說還造不出槍炮?” 崔若韻說道:“殿下,火藥發明了千年,難道沒有人想過使用火藥來戰斗嗎?” 李炎也思考起來,古代聰明人也不少,既然火藥燃燒爆炸威力這么大,為什么沒有能用于軍事呢? 只聽到崔若韻說道:“主要是沒有合適的材料,來讓火藥發揮威力。” 崔若韻掰著手指說道:“漢代的時候,就有內府的工匠想過,給竹節中塞上火藥,點燃爆炸去攻擊敵人。但是這種武器的爆炸威力太小,根本沒辦法傷人,最后只能變成民間節慶時用的爆竹。” 李炎終于明白崔若韻的意思了,想要造槍炮,不僅僅需要火藥,還需要制造槍炮的工坊。 李炎誠心的問道:“崔娘子,若要造出崔參軍所說的槍炮,我們瓜州還缺什么?” 崔若韻說道:“缺,缺的東西太多了,其中最缺的,就是制造武器的材料。” 崔若韻眼睛一轉問道:“殿下,請您猜猜,剛剛崔濤所說的殺人無形的槍和御敵千里的炮,到底哪個好造?” 李炎猶豫了一下說道:“槍好造?” 崔若韻搖頭說道:“錯了,是炮更好造!”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