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南盤江江面上,五百多被充著炮灰的民夫正在拼命地撐著手中的竹竿,盡力將木筏向南盤江南岸推去。 沒有一個人敢于回頭,又或者順江而走,因為不光竹筏上有舉盾持刀的綠營兵,而且后方還有一隊隊端著火銃,舉著長弓的大清軍。 看著越來越近的明軍防線,白自干撐桿的雙手就越發地顫抖的厲害。 和別的民夫不一樣,這次大清軍三路攻滇,白自干是主動報名加入隨軍民夫的。 原因就是,成為隨軍的民夫能有一口飯吃,再加上白自干心中還有一絲絲野望,指望著這一路能混哪怕一丁點戰功,然后被那些官老爺看中,成功當上一名光榮的綠營兵。 這一路,白自干很努力,對那些綠營兵將也極盡阿諛,他的努力也沒有白費,在抵達安化州后,被成功提拔為民夫管帶,負責管理五百名民夫。 可是他萬萬沒想到,他努力了這么久,大清軍依然毫不留情地把他推上了戰場,甚至成了第一批炮灰軍。 隨著清軍的竹筏漸漸靠近南盤江南岸,對面的明軍終于動了,守在環形工事后的震虜營弓箭兵甲隊率先動手,對著江面上,正在奮力劃船的清軍和民夫,射出了漫天的箭矢。 弓箭兵甲隊的士兵,本來就是偽周軍中的弓箭手,又多是跟隨馬寶和胡國柱打了八年仗的老兵,心理素質決不是普通新兵可比。 他們趁著清軍炮火的間隙,飛快地在泥墻后直起身體,松開手中的弓弦,然后迅速縮進壕溝,如此周而復始。 弓箭兵乙隊的士兵在看到只要縮在壕溝中,清軍的炮火對自己根本造成不了多大傷害后,膽子也漸漸大了起來。 雖然他們沒有上過戰場,但云南地區的土人幾乎每一個都是最優秀的獵人,再加上有震虜營甲隊作為榜樣,這會也一個個壯起膽子對著跨江而來的清軍不停射擊。 首當其沖的正是被清軍逼迫充當炮灰的民夫,密集的箭雨傾瀉在南盤江江面,不斷地有正在撐船的民夫被箭矢射中,發出痛苦和凄厲的慘叫,然后栽在洶涌的江水中。 許多中箭的民夫,并沒有被射死,在滾落水中后,依然不停地哀嚎掙扎,指望著從身邊經過的同伴能夠將他救出水面。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