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永平帝自然是聽不到楚牧的吶喊了,此刻他已小殮躺在楠木制成的梓宮,停靈于為公殿。 為公殿里偶爾能聽到小聲的抽泣,一大早就跪在此地的皇親和太監(jiān)宮女早已哭不動了,而不斷入內(nèi)瞻仰圣容的大臣,雖都面露哀傷之色卻又心事重重的欲哭無淚。 并不是大臣們對大行皇帝愛得不夠深沉,相反滿朝上下都深深的敬畏這位仁德的皇帝。只是此刻面臨大文立國一百七十二年以來最大的危機——皇帝無后!正所謂國不可一日無君,此刻皇位空懸,大臣門對國家的擔憂更勝對永平帝離去的傷悲。 離為公殿不遠的文淵閣旁的小廂房,暫時成了今晚為大行皇帝守靈的大臣稍作休息的地方。大文內(nèi)閣的四位大臣此刻聚齊于此,一般來說要留一位守在皇帝靈前,可特殊時期他們也顧不得照看永平帝了。 “什么時候了,你得拿主意啊!”內(nèi)閣大臣張淵激動的對首輔竇鼎之說道。 竇鼎之默不作聲,緩緩地端起茶杯,掀開蓋吹了吹浮在茶湯上的幾根頑固嫩芽,可剛吹開馬上又漂了回來,許久這一口茶都沒喝進嘴里。 張淵得不到回應(yīng)自顧自的繼續(xù)說道:“已經(jīng)一天了,總不能一直這么拖下去吧!豈有日復(fù)東升國無新主之理。” “哎!”另一位內(nèi)閣大臣高光義也不接話,只是對著窗外嘆氣。 “你老是嘆氣有什么用,得想辦法啊!” “哎,那你說怎么辦?陛下未有子嗣,難不成你能變一個皇子出來啊!” “皇上沒有子嗣,但他有兄弟啊!”張淵此話一出,竇鼎之“咵”的一下將茶蓋合上,也不知是因為這句話,還是因為久久沒喝進那口茶的不悅。 張淵并未退卻,反而拉高聲調(diào):“我以為應(yīng)當讓英王殿下速速入京!” 英王楚策是永平帝唯一的弟弟,從小聰慧深受先帝喜愛,曾幾何時還曾傳聞先帝有廢長立幼的念頭,如今在天下更有英武賢王的美譽。 “讓英王入京為何?”竇鼎之終于開口了,但卻問了一句誰都知道答案的問題。 就是這么顯然易見的問題,從竇鼎之嘴里威嚴的說出,卻讓張淵不敢輕易回答。 張淵這才意識到首輔對英王的態(tài)度,其實這也是可以理解的,竇鼎之是太后的親弟弟永平帝的舅舅,對于一個當年曾經(jīng)與自己外甥爭奪過皇位的人,他自然不喜。 不過事情過了這么多年,先帝也并未真的更換儲君,永平帝即位后絲毫沒有怪罪過英王,甚至兄弟二人一直關(guān)系緊密。張淵也沒想到首輔內(nèi)心里卻還對英王有所芥蒂。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