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大文永平二十一年的清明,盤踞京城數日的烏云終于散去,艷陽高懸于萬里長空,和風輕拂過大街小巷。 難得的好天氣,百姓們若是出城登高望遠,遙思先人,何其悠哉。 文人們酒肆吟詩作對,醉酒當歌,何其雅哉。 紈绔們青樓鶯歌燕舞,長鞭蠟燭,何其快哉。 可今日九門緊閉,茶館酒家皆封板不業,往日熱鬧的大街上也不見人影。偶有行人走過被巡街的兵士發現,輕則呵斥重則一頓拳腳后緝拿下獄。 偌大的京城一片肅殺,只因為昨夜皇帝陛下駕崩了…… “嗚呼!宮車晏駕,天下蒼生何之所倚?嗚呼!明君崩殂,江山社稷何之所靠?嗚呼!圣上已去,四方夷狄何之所教?嗚呼……” 國子監大成殿前,祭酒大人聲淚俱下的宣泄自己對于皇上離去的傷悲,身后數百名監生身著白衣,伏身跪在還略微潮濕的地上抽泣。 正當祭酒大人要第十一次“嗚呼”時,忽然看見一名監生直挺挺的跪在那里仰望著天空,他下意識的也抬起頭張望,可空中除了灼眼的烈日并無其他異樣。 老祭酒蹙眉,想著此子何其大膽,悼念皇帝陛下的時候居然也敢開小差。再定睛一看原來是新來的監生楚牧,這讓老祭酒更是火冒三丈。 這楚牧年約二十,本來只是鄉下農人,識不得幾個大字,更無功名在身,按說是絕不可能入國子監學習的。 可他還有一層身份,乃是大文朝太祖皇帝十世孫,和劉皇叔一樣正兒八經的皇親國戚。 太祖曾下詔,每年從楚家子孫中擇優選取十人送入國子監學習,學成直接授予官職。一般來說這些寶貴的名額都會被那些有權有勢的大族霸占。可今年不知怎的,楚牧這個父母早亡家徒四壁的鄉野皇親能被選中。 開春后新生陸續前來,獨獨不見楚牧。國子監一向獎懲嚴明,入學都敢遲到,祭酒便準備除了他的學籍。 萬幸除籍的公文還沒寫完,兩日前京兆府的衙役把昏迷的楚牧給抬來了。 原來楚牧雇不起車馬,一路上全靠兩條腿。可偏偏他不認道,剛離家就轉了向,本來八百里的路生生繞了一千三百里還沒到,幸虧半路上遇到來京的商隊得以結伴同行。 眼看都快到京城了,卻又碰上土匪攔路搶劫。其他人也就是被搶了點錢,到了楚牧這,也不知是嫌他錢少還是看他眉清目秀,直接把人搶了。 京畿重地發生攔路搶劫,官府自然重視馬上派出人馬搜捕,很快就找到那伙匪徒。經過一番廝殺,終于將全部賊人擊殺,在死人堆里找到了衣冠不整的楚牧。 聽聞他這一路的遭遇,看著少年郎清秀的容顏,老祭酒不免對其產生一絲同情,也后悔倉促之間就做出除其學籍的決定。 誰知這楚牧昏迷醒來,人都站不穩找人攙扶著尋到祭酒,祭酒以為他是來為遲到的事解釋。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