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之后他漸漸理解了這些人叫他騾子的原因,不只是他平時上廁所時見到的特長。 還有在村里干活掙工分的時候,那些田里的活干起來和玩一樣,折騰半天渾身有勁,最多也就是呼吸急促一點,稍微出點細汗,但要說累,那是一點都沒有!也就是熱熱身吧。 當時可把易傳宗高興壞了,這種情況和在二二年送快遞完全不同,送快遞雖然也需要消耗一些體力,但是大部分時間都坐在車上,他在那邊是個一百八十斤的胖子。 如今換個身體同樣一百八十斤左右,卻是一身腱子肉,那種感受完全不同,渾身充滿了力量不說,就連蹲廁的時候感覺彎腰都更容易。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點,易傳宗無父無母,之前還是個傻子,起個賤名就是為了好養活。 因為沒有家人,易傳宗晚上去鄰居家蹭飯,面對鄰居一家人肉疼的表情,他硬著頭皮一頓吃兩斤窩窩頭,四碗糊糊,只有七成飽。 其實他是想吃飽來著,但是那天做的晚飯已經沒了,他只能悻悻作罷,畢竟也是吃了人家五口人一天的口糧。 他雖然身強力壯,勞動比較多,掙的工分也多些,但是工分也不夠他吃飯的,還是多虧了大爺留下的錢。 就這樣頓頓窩窩頭,稀糊糊,易傳宗艱難生存了半月,村子里面的人發現他不傻了,才讓他跟著村委里的干部來到這四九城。 而在這里,他還有一個大伯叫易中海。 想到這里,易傳宗的雙眼之中有些復雜,對于這位大伯他是有些印象的,再加上鄉親們的補充,他了解得更加全面了。 易中海在第三軋鋼廠上班,是一名光榮的工人,并且還是廠子里面唯二的八級鉗工,住在南鑼鼓巷一座三進院的四合院里面。 同時他也有些明悟,自己并非不是只穿梭了時間,還到了一部電視劇《情滿四合院》里面。 易傳宗比村民們知道的還要更多,比如這位大伯,也就是他的這位大爺,現在可能時間早點,但是一個月的工資應該也在九十塊左右。 在這個一般家庭收入也就是二三十塊錢的時代,他這個大爺一個人的工資頂三個人,工資是易傳宗的十幾倍。 此次易傳宗就是來投奔自己大爺的,爭取在這四九城找個工作,然后在這里安家落戶,響應前世集體開放三胎的號召,在這生他十個八個的娃,拿來玩。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