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那我們還需要建造更大、更堅固和擁有更強火力的戰列艦嗎?”英國首相又問。 “當然!”喬治.義律道,“首相先生,我們還需要一種排水量高達2.5萬到3萬噸,擁有6-9門14英寸甚至15英寸口徑主炮,航速超過20節的重型戰列艦!” “什么?我們真的要建造那么大型的戰列艦?”羅賓遜一愣,“喬治,你之前不是說我們的主力應該是萬噸級的裝甲巡洋艦嗎?” “首相先生,”喬治.義律笑道,“我們的主力的確是萬噸戰巡,但.......我們還是需要一些大噸位的戰列艦,以彰顯皇家海軍的榮光。同時,這些大噸位戰列艦也可以用來誤導大明,讓他們將主要的財力和總噸位分配給大型戰列艦,從而忽視萬噸裝巡和飛艇母艦的建造。 當戰爭真的爆發時,我們的快速裝巡和飛艇就會像古代的輕騎兵一樣,牢牢地把握戰場的主動權,通過偷襲、誘敵、設伏、打擊后勤線和集中主力圍殲他們的小型編隊等方式不斷摧毀他們龐大、笨拙、昂貴的主力艦。” 羅賓遜皺著眉頭:“為此我們需要建造多少艘龐大、笨拙、昂貴的主力艦呢?” “首相,大英帝國的龐大、笨拙、昂貴的主力艦將只存在于紙面上!”喬治.義律說,“我們真正需要建造的是龐大而高速的戰列艦!但我們將以制造龐大而緩慢的戰列艦為名,用錯誤的紙面數據去誤導大明,讓他們也跟進建造這樣的戰列艦。” 羅賓遜想了一會兒,似乎覺得不大靠譜,于是就問納爾遜伯爵道:“海軍元帥閣下,我們真的可以用少量龐大而高速的戰列艦,海量的裝甲巡洋艦和200艘飛艇母艦擊敗大明帝國嗎?” 納爾遜伯爵笑道:“首相,那就看您如何定義擊敗了?如果您想讓皇家海軍直搗大明本土,在廣州、上海、天津登陸,占領和摧毀他們最繁華的都市......那么,皇家海軍無能為力。 如果您想在印度、澳大利亞或北美洲的土地上擊敗遠道而來,必須依靠漫長的海上補給線維持戰爭的敵人。那么,我們將可以用少量龐大而高速的戰列艦,海量的裝甲巡洋艦和200艘飛艇母艦為大英帝國贏得勝利!”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