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道光六年,十一月十一日。 清晨,當第一縷陽光將籠罩在阿姆河南岸大營周圍的寒意稍稍驅散后,諸葛為道已經穿上了大金海軍的制服——一件夾棉的藍布長袍,一件翻毛皮的黃馬褂,一頂帶護耳的狗皮帽子,腰里還挎著把“一次性遏必隆刀”,打著哈欠走出了阿姆河大營的一處營房。 所謂的阿姆河大營,其中就是一座修在阿姆河南岸荒原上的一處綠洲之中的一座城堡加上城堡周圍的幾個營區。這處大營雖然位于撒馬爾罕總督區的南部邊緣,但向來是由無極谷中的大金朝廷直轄的。整個綠洲都是由無極谷派出的八旗兵駐守,連帶著周圍一大片土地都是軍事禁區。 不過這塊被當成大金南下大據點的地盤,卻是常年累月的閑置,自打建成以后,從來都沒有大軍進駐,直到三個月前才突然涌來了大批全副武裝的大金八旗兵。和那些駐扎在昆都士的“演技派”八旗不同,進駐阿姆河大營的八旗兵可就沒那么舒服了,除了操練就是忙著施工。諸葛為道現在居住的“海軍基地”,就是阿姆河大營的八旗兵花了半個月時間打造出來的,同時建成的還有一座飛艇場,以及配套的各種庫房和檢修工場。 這飛艇的地勤可是非常麻煩的,氫氣鋼瓶、汽油、彈藥、各種零部件都得分開存放,特別是裝滿了壓縮氫氣的鋼瓶必須小批量的存放在多個倉庫當中,每一個小倉庫周圍還得用沙袋壘個防爆工事,以免氫氣爆炸時波及周圍的設施。 另外,每個飛艇基地都得配屬一個檢修廠,每次飛完都得馬上進行保養和檢修,飛行之前還要進行一次檢驗,確保鋼瓶、氣囊和輸氣管路完好,才能放飛。 毫不夸張的說,沒有強大的工業實力,沒有可靠的技術工人和工程師隊伍,大明海軍的上百艘飛艇對自己人會對敵人更危險! 今天是“雙十一”,也是大金海軍第一次出擊的時候! 當諸葛為道走出自己的營房,到了飛艇起降場時,十二艘“飛龍三型”硬式氫氣飛艇已經在開闊的場地上一字排開了。葉武正指揮著幾十個名地勤推著小車小心翼翼的在往飛艇上裝氫氣瓶和炸彈......這可是再危險不過的事兒了!好在葉武和他帶來的大明海軍技術顧問們都非常專業而且負責,所以在這幾個月中,大金海軍飛艇部隊還沒有出過一起重大安全事故(跳傘摔死的不算)。 看見諸葛為道出現在飛艇場上,葉武趕緊暫停了手頭的工作,快步走到他的跟前,一個立正然后行了個軍禮道:“報告長官,飛艇部隊起飛前的例行檢查和裝備加掛即將完成,十二艘飛艇當中已經有十艘準備就緒!” 跟著諸葛為道抵達金國的飛艇本來只有十艘,但是在大明海軍部、陸軍部接到了諸葛為道和鄭國賢的報告后,又給加派了三艘,隨同這三艘飛艇一起來的還有海軍參謀部作訓局和陸軍參謀部作訓局的兩個上校——之前大明海軍雖然裝備了大量的飛艇,但他們并沒有想過用飛艇搞空降作戰,他們只是把飛艇用于偵察、布雷、空襲。所以現在海軍和陸軍的作訓局都派了人過來,想要親眼看看飛艇空降是怎么玩的? 而這兩位上校當中還有個“老熟人”,名叫關天培!他是海軍作訓局的作戰處副處長,也是海軍當中為數不多的平民出身的高級軍官之一,而且還很有希望晉升到將級甚至是中將!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