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客棧住了一夜。 第二天上午朱娘便帶著一家子,來到剛租下的小院。 這院子門前是一條青石板路,再過去便是一條蜿蜒的小河,沿岸遍植柳樹,小橋流水人家,雖不是江南水鄉(xiāng),但江南的氣息卻分外濃重。院子不像北方院落那般大開大合, 天井兩側的屋宇很高,東西向都是二層木樓格局。 “這里雖然沒家里寬敞,但勝在風景優(yōu)美,出門就是一幅美麗的畫卷,若長久居住,也是極好的……” 只有前后兩進院,占地不大,李姨娘轉了轉, 回來后很滿意。 朱娘則繼續(xù)跟介紹院子格局的牙婆,商量租金細節(jié)。 當朱浩提出一次性繳納半年房租時,朱娘有些疑慮:“小浩,如果我們在這里長住,怕是很快就被朱家人打聽到消息,找過來……南昌距離安陸還是太近了。” 在朱娘看來,朱家勢力很大,通過錦衣衛(wèi)的渠道,要在南昌府打探到朱娘一家的住所不是難事。 朱浩讓母親低下頭,附在她耳邊道:“娘,半年租金才多少?交了錢后,我們進可攻退可守,想走就走,沒有任何顧慮,到時朱家人找來,以為我們只是暫時外出……到時就不會追蹤我們, 反而會緊盯著這邊, 做無用功。” 朱娘雖然不太明白兒子的想法,但還是點頭同意。 隨后跟牙婆談妥, 找東家把租契延長到半年。 …… …… 小院安頓下來,隨后就是簡單收拾和布置,還要添置一些用具,柜子、床榻都是現(xiàn)成的,不過桌椅板凳還是要找人定制幾張,被褥帶的也不是很足,需要在南昌府臨時采辦一些。 “走得太急,很多東西都留在家里……” 李姨娘嘟囔著,對于安陸老宅還是有些不舍。 始終長壽縣城的宅子,才是她們住了多年,早就準備生于斯死于斯的家。 小白有些忐忑地問道:“我們幾時回去?” 小白畢竟不是簽賣身契的婢女,跟著朱娘出來,全在于這幾個月朱娘和李姨娘都很照顧,讓她有了歸屬感,而且走的時候也只是說出門探親,好像是走娘家,出來后卻發(fā)現(xiàn)跟逃難一般, 很可能長時間不回安陸。 問題是小白的家人都在安陸,等著她賺錢養(yǎng)家。 朱娘寬慰道:“還要看看情況……小白你不用擔心家里的事, 就算我們不在安陸,仲叔也會按時把你的工錢送到家里。” “哦。” 小白點頭,但心里還是有疑慮,比如說仲叔是否可靠?會不會拿了錢不干事?再就是家里人是否擔心自己? 朱浩也在收拾自己的屋子,此時外面?zhèn)鱽砬瞄T聲,朱浩跑到院子里,對準備開門的小白道:“以后有人來拜訪,先隔著門問問,陌生人不用開門……你去忙吧,估計是于三來了,我招呼他就行。娘,我先去看看……” 沒等二樓房里的朱娘回答,朱浩已跑到前院去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