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隨后的一個月里又出現了第二起、第三起,兇手變得更猖狂,每一次新增的命案手法跟以往一模一樣…… “果然,馬倫,只有像我們這種有能力的人才能勝任,看起來局長給予了我們足夠的信任。”伊森忍不住開始吹噓。 “難道,不是因為我們小組的破案率局里倒數第一。” 馬倫面色平靜的指正原因,那些精明的警官才不愿意接手這種影響破案率的大麻煩。 至于倒數第一,還用得著擔心破案率嗎? “馬倫警官,注意你的言行,你離成為一名合格的好警官就只多了一張嘴。” 伊森不忘提醒他手底下的警員,順手將轉輪槍插在了腰間的武裝帶里,“叫上布魯斯他們,我們現在就準備出發,記得帶上武器。” 畢竟,他們要去的是一個一個24小時不發生暴力事件就能上新聞的地區。 …… 吁—— 局外馬匹發出幾聲響徹的嘶鳴,那是一次性能坐下六、七名警員的警車,車身結構不僅配備了最新的防震器,連車皮都是防彈材料拼接而成。 這是警務局專門配備的公用馬車。 車身兩邊都有顯眼的金屬烙印符號在馬車兩側微微凸起,分別是兩柄長劍交叉疊加在一塊盾面上,這便是王國警務廳著名的“勝利之劍”和“護國之盾”。 警徽的標志時刻都在提醒者所有人, 拜亞王國在象征維護秩序的同時也表達出這個國家正是靠刀兵的鐵血手段,才獲得今天在國際上的大國地位。 在伊森等數名警員上車后不久,技術精湛的車夫只花了一支香煙的時間就把人帶到了案發地。 利茨幾個區的警員都已經提前到達,低級別警員封鎖了發生命案的片區。 這是一條最普通不過的低檔社區,許多人共住在一棟破舊的房子里,房東分別將不同區域分租給多人,這已經算是不錯的條件了。 局內的專業尸檢官正在檢查死者的身體的同時,伊森也走向死者并悄然觀察起這個中年男性身上的幾處細節。 粗糙的手掌和褲腳散發的魚腥味加上事發離港口不遠來判斷,這人多半是一名從事海貨運輸的搬運工。 他身上沒有半點傷痕和打斗的跡象,且錢包并未被人盜走,家具十分整齊沒有被亂翻過的痕跡,基本可以排除是搶劫等暴力性事件。 尸體很新鮮,看起來他跟鄰居的關系還不錯,死后沒多久便被人發現報了案。 “已經確認,跟之前那些人一樣,死因同樣是器官衰竭。”檢查死因的警員同樣把這幾個要素寫上去。 “這是本月第七個、第八個?或許又是一起意外,遺憾的是死刑犯已經不夠用了。” 有警員輕笑道。 反正像這種破不了的案子每年廳里都堆積如山,沒人會怪罪他們。 “聽著,如果誰再敢用這種不用腦子的做法,遲早有一天我會把你們的腦子塞進屁眼里。” 伊森大步邁向前,他的目光停留那具尸體上便沒再移開過。 最讓人奇怪的是,那張刻滿皺紋的僵硬面孔,竟然還掛著一絲顯而易見的微笑。 得意的、滿足的、溫暖的笑。 似乎是, 對在場所有辦案警員的一種無聲嘲諷。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