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穿著正裝白發蒼蒼的柯爾曼先生上臺后,輕抬了懸掛鼻梁的單鏡片,作為通識課的教導老師,講授“神秘現象”也是重要的教學內容之一。 畢竟通識這門學科其實就是人對社會認知的總和,簡單來說就是常識。 “事實上,‘幽靈船’的概念最早來自于一百年前,瑞恩王國改良蒸汽機后提升了整個北大陸的科技水準,也讓馬力更足的鐵甲船在大海上縱橫。 從此各國大量的鐵甲艦隊開始對世界進行探索,開啟了我們熟知的大航海時代,不久后便在世界另一端發現了南大陸。在這期間,許多外出探索而神秘失蹤、沉海、失事,許多年后又被發現仍在海上航行的船只通常被稱為‘幽靈船’。” 塞繆爾·柯爾曼講述這個概念時,悲哀的嘆息了一聲。 “也正因為鋼鐵、大炮與巨艦的新時代到來,殖民統治讓北大陸的國家真正站在了世界前列。 比如最先出海積累原始資本的巴尼亞,開啟工業革命已經成為一方霸主的瑞恩王國,富裕強大的蘭蒂斯共和國,廣袤無垠資源豐富卻稍稍落后的薩羅倫帝國。 以及近幾十年靠發動戰爭崛起,懷著雄心壯志的拜亞王國。 這些國家靠著海上殖民貿易完成資本原始積累,對南大陸諸多落后的國家地區進行殖民統治,這才有了現在北大陸的繁榮穩定。” 顯然,作為一名通識課程教師,上課時教學歷史也是一件很正常的事。 “果然,人類文明每一次前進的道路都充滿了血腥味。” 凃夫代入后嘆了口氣,他無意去做正確與否的評價,因為拜亞王國現在窮兵黷武的戰略,只是為了在世界發展的前列中不掉隊。 “孩子們,你們還有什么想問的嗎?” “先生,幽靈船的存在是真的嗎?”問話的是剛剛那位篡紙條的同學。 “當然,因為許多原因,諸如遭遇惡劣天氣、面臨他國艦隊襲擊以及一些海上奇怪事件都會導致幽靈船的產生。” “這些傳說中的幽靈船危險嗎?” 又有學生發問。 柯爾曼沉思后認真點頭:“是的,理論上來說這種現象的發生具有一定危險性,尤其對于普通人。大海總是充滿著未知和不確定性,黑暗中隱藏的動亂大多來自于此。 值得一提的是,一旦在未來遇到類似的奇怪事件,同學們一定要求助于警務廳。” 忽然間,一道清脆的嗓音打斷了教室喧嘩的氛圍。 “柯爾曼先生,這艘船既然在利茨出現后又消失了,我們還有機會找到它嗎?” 凃夫表情平淡,手心卻捏了把汗,生怕被看出破綻,大膽的嘗試著在別人發問后再拋出最核心的問題。 聽到問題的同時,這位老教師蒼白的眉頭皺起,“據我猜測這艘幽靈船的存在是處于一種奇妙的狀態,或者是存在于傳聞中的靈界。 東港的短暫出現又迅速消失或許是處于某種機制,但在神秘機制暫未被觸發前,船又是處于存在狀態,這就導致船無法被觀測。” 凃夫順著老師的回答思考,想到了某個著名的物理實驗。 “不如換一種方式思考,假設大海是一座封閉盒子,幽靈船則是在盒子里無序漂泊,并且隨時都可能觸發機制遭遇海難。 船現在處于死與活的疊加狀態,它是既存在又消失的船,所以能否存在的關鍵取決于是否能觀測。” 他轉而笑了笑,給出了一個新的思考點:“或許它本身就是既存在又消失的船。” “既存在又消失?” 柯爾曼老師對這個具有二象性的描述頗具興趣。 他兩只皺巴巴的手掌無處安放,一次又一次輕薅著毛發稀疏的額頭,幾根發白的卷毛款款掉落。 他好像感應到了什么,先是感到興奮,接著目光變得尤為呆滯。 終于陷入了漫長的思考。 以塞繆爾·柯爾曼的淵博學識,隱隱發覺在這個不起眼的小問題背后,似乎藏著一個龐大的、神秘的真理世界。 “如果您能明確定義這個問題的原理,或許后世的學者會將幽靈船問題統稱為‘柯爾曼的船’。” 凃夫適當的開了個小玩笑。 “‘柯爾曼的船’,這個名字聽著真不錯,可惜這這輩子都沒有機會了。”古板老頭臉上閃過一絲自嘲,“因為想要尋找到這艘幽靈船,只存在于理論上的可能。” 他并未詳細的給出答案,對于一位從未有成果拿得出手的學者,沒什么比因為自身的渺小而無法窺視真理世界更糟糕的了。 凃夫擺擺手,用安慰的口吻說:“于現代科學而言,我們就像一個在海邊玩耍的孩子,時而發現了一塊光滑的石子,時而發現一個美麗的貝殼為之而高興。 或許那浩瀚的真理海洋就展現在我們面前,卻全然不被發現。” 凃夫努力保持微笑……希望我不會被蘋果砸到,也希望牛頓老爺的棺材板能壓得住。 高年級班的教室里,學生們早就開始竊竊私語。 他們并不理解“柯爾曼的船”是一個何等偉大的假設命題。 “是啊,科學實際上就是這樣一片真理海洋,能在沙灘撿到貝殼已經非常了不起了。”柯爾曼先生聽完后,使勁晃了一下腦袋,釋然一笑,“至于那艘幽靈船,就讓它見鬼去吧,那是大人物們該頭疼的事。” 座位旁邊一個臉上長著雀斑的學生小聲嬉笑: “那些怪胎們這下有得忙嘍。” 凃夫轉頭打量了他幾眼,才想起來這人是班上號稱“快嘴比利”。 想必每個人在上學時期班上都會有一個這樣的人,掌握各種八卦,消息靈通,堪稱現實版百曉生。 比利同學就是這樣一位典型嘴比腦子還快,而榮獲了“快嘴”這個稱號。 “怪胎?”凃夫在這個詞上發出重音。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