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毒計-《烽火中的家園》
第(1/3)頁
“原來是劉縣丞,林東有禮了。”
林東見了一禮,這種小人最是難纏,雖然和自己有仇,林東還是不愿當面得罪此人。
“哈哈,原來是林主簿,我正要找你,沒想到就在這里遇到你,真是太好了。”
劉敬忠先給馬縣令行了一禮,握著林東的手哈哈笑著說道。
林東一陣惡寒,臉色卻絲毫不變,含笑道:“不知劉縣丞找我何事?”
“此事暫且不提,且容我先向縣尊大人匯報一下這段時間的工作。”劉敬忠拍了拍林東手,一臉笑意說道。
接下來,劉敬忠便轉向馬縣令開始匯報這段時間的工作,根據劉敬忠的匯報,林東才知道現在已經秋收完,目前秋糧收繳工作已經提上日程,只不過糧長的人選四得其三,尚有一人空懸。
馬縣令心中疑惑,當即問起是哪一片區的糧長空虛,又該由誰來擔任這個押送秋糧的糧長合適。
劉敬忠偷看了一眼林東,才說現在到處兵荒馬亂,農民軍也越鬧越兇,加上流民四起,一般人押送秋糧很不靠譜,加上朝廷也有制度,押送秋糧應該由軍隊負責。
說到這里,劉敬忠還不忘看向林東,目的不言而喻。
“押送秋糧?”林東心中咯噔一下,一種不好的預感從心頭升起。
據他記憶,明朝的糧長乃是朱元璋首先設立,起設立的目的便是為了保證田賦的有效征收,以鞏固封建政府的賦稅收入。其設立的初衷是以民收民解精神為理念建立一套合乎實際的田賦征收制度。
開始的時候糧長的主要職責為負責區內稅糧的征收和解運工作。
糧長的首要任務是負責征收。秋糧,在解運糧米的工作中,糧長所承擔的是總負責的角色。當時稅糧的征收工作分為催征、經收和解運三個階段,其中最為繁重的就是解運。
糧長自京師內府戶科關領堪合以后,便開始了稅糧的征收工作。在從上往下的征收任務分派中,通過里長和甲首,將本地區的征收任務分派給全體糧戶。
在征收過后便是稅糧的解運工作,程序與征收階段正好相反,即征收的稅糧由甲首到里長再到糧長這樣由下而上層層匯集,由糧長負責保管。
最后,糧長將稅糧匯集起來,運送到政府指定的納糧地點。
為了解決路途遙遠產生的運糧困難,明政府逐步采取了以軍運代替民運的“支運法”、“兌運法”和“長運法”。
到明代中后期,糧長肩負的稅糧催征、經收和解運三項任務已正式劃分開來,分設專人經辦,如“催辦糧長”、“兌收糧長”等。
糧長的社會地位從洪武至宣德年間永充制盛行時的煊赫一時發展到正德年間朋充法盛行后,一般人戶都極其不愿被簽為糧長,甚至許多富家大戶更是想盡一切辦法來逃避這個職務。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湟中县|
象山县|
和硕县|
锡林郭勒盟|
苏尼特左旗|
鄂托克旗|
祥云县|
九江市|
阿拉善右旗|
读书|
辉县市|
布尔津县|
香河县|
岑巩县|
深泽县|
民县|
凤山市|
安宁市|
报价|
阜宁县|
鱼台县|
龙陵县|
安多县|
峨边|
克拉玛依市|
喀喇沁旗|
砚山县|
张家口市|
华安县|
乐昌市|
许昌市|
通许县|
霍邱县|
原平市|
子洲县|
黎平县|
宁海县|
颍上县|
宁武县|
茂名市|
海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