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七章 巡視-《爭魏楊崢》
第(1/3)頁
春耕開始后,除了親衛營的士卒,其他兩營都要耕種。
只是一年沒有戰亂,西平便煥發勃勃生機。
隱匿的人口重新回歸。
特別是今年金城與隴西連續爆發大戰,相對安寧的西平成為避難的首選之地。
周圍安定、南安等郡也沒有戰亂,只是田地處于飽和狀態,難民進入之后直接淪為家奴或者屯田客。
屯田客既是農奴, 辛苦一年,僅僅飽個肚子。
而西平對主動遷徙來的百姓還算優渥。
來者便是待歸,五年之后可成為擁有自己土地的治民。
校尉府還負責安置,房屋、糧食、工具,能保證基本的生活基礎。
自從魯芝擔任西平太守之后,西平的一切就變得井井有條。
楊崢武人出身, 治民之策比較粗疏。
比如羌胡漢混居之后, 同族的抱團取暖,難免會生出隔閡, 矛盾越積越多。
楊崢固然有很多天馬行空的想法,但將想法付諸于實踐,則有很長的一段路。
以前交給杜預,但與杜預之間總有若有若無的隔閡。
而且杜預的長處似乎不在治民。
畢竟現在的杜預才不過二十多歲,還不是歷史上的文韜武略的大才。
現在魯芝完美解決了所有問題。
常親自拜訪羌胡長者,噓寒問暖,長幼青壯,關懷備至,每有難處,都盡量替他們解決,又設置集市,讓羌胡漢諸族互通有無,親自教授羌胡孩童漢言。
一時間,西平諸族皆奉魯芝為魯父。
地方起了爭端,皆到西平找魯芝調解。
如果楊崢是一把鋒利的刀子,威懾諸族,魯芝就是潤物細無聲的春雨, 潛移默化的改變諸族。
就像后世京劇,一個唱白臉,一個唱紅臉。
羌胡們越來越融洽。
當然,歧視和摩擦永遠是少不了的。
治民看不起待歸,待歸看不起奴隸。
而治民中的漢民又看不起夷民。
不過這種歧視反而形成了一種動力。
奴隸渴望成為待歸,待歸渴望成為治民。
楊崢與魯芝的關系也頗為怪異。
魯芝從未有過任何明確的表示,對楊崢的所作所為也從不過問。
只管治民,不管治軍。
連西平的幾大塊屯田區也不聞不問。
其政令也從不超出西平。
連近在咫尺的歸義城、大小榆谷也從不干預。
楊崢知道他還對曹魏抱有幻想。
畢竟司馬懿拒絕了丞相之位,化解了不少怨氣。
對辛敞、王沈、王渾等曹爽舊吏也全都寬大處理。
還加封揚州都督王凌為太尉,賜假節鉞之權。
假節、持節、使持節、假節鉞,乃朝廷和皇帝特賜的權力。
假節最低,只能處斬觸犯軍令之人。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丰县|
诸暨市|
永寿县|
包头市|
尚志市|
荥经县|
绍兴县|
遂溪县|
乌恰县|
邯郸县|
永清县|
阿拉善盟|
深州市|
永靖县|
客服|
赣榆县|
天水市|
永州市|
涿鹿县|
霍山县|
霍城县|
镶黄旗|
潞城市|
北票市|
华阴市|
苍山县|
泾川县|
土默特左旗|
定州市|
健康|
双牌县|
绥芬河市|
贵港市|
米易县|
遂溪县|
福贡县|
景泰县|
岱山县|
托里县|
扶沟县|
达日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