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四十七章 乏人-《爭魏楊崢》


    第(1/3)頁

    枹罕羌亂只是一個開始。

    隨著天氣的轉暖,隴西各地賊人揭竿而起,攻伐漢民塢堡。

    臨洮、襄武、氐道、白石等縣紛紛為賊侵襲,見到大股魏軍便退,借助隴西山勢聲東擊西。

    夏侯霸疲于奔命,卻收效甚微。

    隴西境內漢民紛紛逃往南安。

    賊勢越鬧越兇,屯駐在武都的郭淮都派人來詢問情狀。

    這無異于給了夏侯霸一耳光。

    二人原本就不合,隴右人盡皆知。

    羌人不敢動南安,不敢動安定,更不敢動武都,偏偏盯著隴西,楊崢隱隱感覺到了什么。

    很有可能是俄何燒戈的報復。

    但一個俄何燒戈掀不起這么大的陣仗。

    三國鼎立以來,西北異族就是魏蜀爭奪的對象。

    如果蜀人摻和進來,就不是夏侯霸能解決的了。

    畢竟是自己的頂頭上司,對自己也不錯。

    連忙上了一份竹簡,闡述羌亂背后可能另有勢力支持。

    至于是蜀人還是政敵,就不是他敢多嘴的。

    此番突襲枹罕,解了隴西西面的危局,南方山地也用不到騎兵,讓楊崢有了一絲休整的機會。

    面對越來越猖獗的羌亂,當務之急自然是擴軍。

    豎起招兵旗,自有吃糧人。

    然而讓楊崢沒想到的是,招兵告示貼出之后,響應的根本沒有幾人。

    整個隴西羌多漢少,還要靠關中輸血。

    羌亂之后,漢民都習慣性的遷徙至更安全的南安和安定去了。

    自鄧艾升任南安太守之后,因地制宜,在地形險要處建立塢堡,廣開屯墾,訓練邊民,收服羌眾,讓南安成了隴右諸郡中的樂土,軍民俱豐,人心大定。

    后世常夸耀其偷渡陰平滅蜀之功,實則鄧艾最早以屯田淮南之策,受到司馬懿的賞識而被提拔。

    夏侯霸雖有其父勇烈之風,但跟鄧艾比,能力和手腕還是差了很多。

    如今招不到人,楊崢感覺自己一腳踩進坑里面了。

    原本是想天高皇帝遠,渾水摸魚,累積軍功,再見風使舵,做大做強。

    現在第一步就踩空了,沒有人口,就算空有四十米屠龍刀也徒呼奈何啊。

    其他留下來的漢民,早早被收容進漢民塢堡中。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赞皇县| 巴南区| 十堰市| 格尔木市| 广宁县| 中西区| 永平县| 嘉峪关市| 兴安盟| 澜沧| 拉萨市| 龙泉市| 天祝| 全州县| 朝阳市| 夹江县| 梅河口市| 达尔| 舞钢市| 门头沟区| 武定县| 五台县| 凤凰县| 临汾市| 长汀县| 拉孜县| 纳雍县| 浙江省| 壶关县| 丹寨县| 锡林郭勒盟| 新乐市| 江都市| 鲁山县| 广元市| 永川市| 蒙山县| 璧山县| 镇巴县| 南投市|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