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禁錮法術的枷鎖? 聽到這種話,連樂子人們也暫時關閉樂子模式,坐直了身體,仔細聆聽。 莫林沉聲道:“300多年前,來自薩維諾王國的光之主信徒、物理學家里卡多·魯索進行了著名的斜面運動試驗。 “他用木板斜面和黃銅圓球組成了自己的實驗裝置,用今天的眼光來看,無比簡陋。 “實驗的內容諸位都很清楚,黃銅球從馬鞍形木板的一端滑下去,沖上另一端時,總是趨向于達到與先前釋放時相同的高度。 “木板越光滑,這種趨勢就越明顯。 “當放緩上滑一端木板的坡度時,小球的行程會增加,但上沖的高度并不改變。里卡多通過邏輯演繹進行思維實驗,得出結論,當木板絕對光滑、且完全放平時,黃銅小球會一直運動下去,無需外力維持。 “在那個年代,絕大多數普通人并不理解實驗的目的,在他們眼中,這無聊的實驗毫無意義、愚蠢透頂! “所以里卡多為什么堅持進行研究?難道是因為他覺得這組實驗本身是極其偉大的成果? “并非如此。里卡多的實驗目的,也如同施密特夫人所說,是為了驗證自己提出的假說,這恰恰是常被我們所忽略的。 “他的假說簡潔卻宏大!表面上看,里卡多試圖證明力不是維持運動的條件,但從哲學的角度來說,這位物理學家相信,塵世間的一切運動,都可以被人類認知,都存在一個合理的解釋,靜止只是相對,運動才是普遍且永恒的。 “他試圖用最簡陋的實驗器材證明宇宙間的公理,我的問題是,近代可有任何一位法師,提出過如此野心勃勃的假說?” 現場1500人沉默,無人應答。 莫林繼續道:“今天我們都知道,里卡多的實驗結論,其實就是‘慣性定律’的一種表述形式。他沒有錯,300年間,越來越多的運動本質正在被人類理解并掌握。 “因為里卡多和后來眾多學者的貢獻,300年后的今天,凡人之中最杰出的頭腦,一部分在演算天體運行的軌道,一部分在計算各種型號、各種口徑炮彈的彈道,一部分在協助研究最新式的內燃機車和螺旋槳船舶,每一項成果,都是今天的法師尚無力涉足的領域。 “而且我必須提醒諸位,實現一切愿望的萬能機器不存在,里卡多理想中的絕對光滑平面也不存在,但他還是借助思想的力量,推動了時代的進步。” 聽眾們少部分神色凝重,陷入沉思;另一部分則交頭接耳,小聲同旁人議論,他們還不理解莫林究竟想要表達什么。 圓形講臺之上,莫林繼續發言:“請允許我再分享一則趣事,50年前,當獅心的物理學家詹姆斯·埃文斯剛剛完善自己的電磁感應定律之時,在一場宴會上,有一位出身高貴的女士好奇問道, “您的電磁感應,究竟能有什么用呢? “或許是考慮到對方缺少必要的理工科知識,埃文斯先生當時用禮貌的反問回答道,您認為剛出生的嬰兒又有什么用呢? “我想,只有最愚鈍、最不可救藥的心靈,才會認為埃文斯先生當時毫無準備、從未對電力應用的未來做出過任何設想,以至于只能用一句俏皮話回答疑問。 “事實上,當時的埃文斯先生,已經制作出了人類史上的第一臺發電機! “埃文斯先生熱心公益,致力于科普,晚年拒絕接受皇室賜予的爵位,一生都以平民學者的身份為榮。” 聽到這里,包括施密特夫人在內的許多學者都紅了臉,坐立難安。 “但他作出的貢獻,卻一點都不平凡。當今正在轟轟烈烈進行著的第二次工業革命,有至少一半的成果,與過去50年的電學研究直接相關。 “此時此刻,我的母校,一所有著500余年歷史的法術院校,正在安裝電力照明、電梯、電話和無線電報。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