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四章 隱門-《拂水龍吟鳳梧揚洛逍遙》
第(1/3)頁
惠寧沉默片刻,又道:“我荊南積弱之地,先父王與先王兄為了減輕百姓負擔,無奈之下四處稱臣,以求賞賜、劫留過往貢銀,從未曾將得來錢財恣意揮霍,都是用在黎民百姓身上,卻是落下無賴君王之名,而先父王與先王兄皆無怨無悔,為了荊南百姓,其良苦用心,這“思德而為”之意,你兄妹可曾明白?”
高保融三兄妹互視一眼,皆低頭不敢應答。
“聽得魯先生之言,爾等要岀兵楚地?”惠寧望向高保融,“姑姑我略讀史經,亦知些許典故,荊南可有諸葛孔明般的才智之人?可有如關云長、趙子龍勇冠三軍之猛將……先父王與先王兄為使荊南百姓免受戰禍,一直隱忍含辱,爾等難道想毀了他們多年的苦心嗎?”
“思德而為,這“德”字并非只指仁義善心,而是有千年大計之謀行。所謂厚德載物,是指凝聚人心所向之氣運……”
“我高家能割劇荊南,實是借了天下大亂之勢,此下是否具備安定天下之力,你們兄妹好好思量一下。大勢而趨,這其中的含義是創還是隨,莫要分不清楚……”
頓了一下,望向高若玉道:“姑姑知你心有男兒之志,但要知氣之所聚方才力有所趨,你不必再去為難魯先生,境內文人武將若無斗志,亦非魯先生的才能與威望可以改變……”
諸人口中的魯先生,名憲,深得高保融父王高從誨的器重,魯憲為官之時知人善用,提拔人材,當下境內官員多出自他門下,而他亦是對高家忠心耿耿,在高從誨甍逝后,心恐自己在仕會損害高保融的威望,便辭官歸隱,縱是高保融極力挽留,亦是堅辭而去。
當高保融兄妹想出兵楚地,境內自有官員反對,故而想請魯憲出仕說服反對之人,使朝堂上下一心,但魯憲秉持高從誨守成之志,自然不想妄動兵戈。
而此次想出兵楚地,高保融兄妹可謂籌備良久,若非高從義謀反之事耽誤,早已經有所舉動。
高若玉聞言心中失望之極,但也不敢顯于臉色,點了點頭,“姑姑教誨,若玉記下了。”
看著高若玉清麗脫俗的臉龐,惠寧師太嘆了一口氣,“聽聞你前些日子想委身于一位洛姓公子?”
高若玉臉有羞色,默默點了點頭。惠寧微微一笑,“聽說這位公子有人中之龍風姿,但以姑姑所知,你之所以委身下嫁,是出于招攬之意,而非是出于真情……”
見高若玉低首默然,惠寧嘆了一聲,緩緩言道:“你年紀不小,也應早覓知音……你心有男兒之志,姑姑甚是欣慰,但此志卻不應成為擇婿之羈絆。”
“得一相知相伴之人,何其不易,若情非所愿,何苦要為難自己,若真情流露,自應不能有所圖謀利用……”
頓了一下,轉而望向身座對面的封先生,微微一笑,“我身入佛門,這數十年來,彥武你結廬居于“承恩庵”外,可覺心中有苦?”
原來這封彥武本是王府中的護衛統領,惠寧未岀家之時與他互相傾慕。后來惠寧出家,他兩年后也到了“承恩寺”外,結廬而居,此時武學己至抱丹之境,而當初莫不善前往蜀中尋寶之時路上所跟蹤之人,就是被高若玉苦苦請求答應幫忙的封彥武。
“封某得見心安,僅此一愿。”封彥武肅然道。
當年高家四郡主出家之后,因情郁郁而終,封顏武心恐惠寧亦會傷情抑郁,遂在“承恩寺”結廬側居,雖知惠寧還俗決無可能,只求能每日瞧她一面,亦讓彼此心安。
“當初彥武結廬庵處之時,亦有人與先父王進言,要抓彥武治罪,先父王反將進言之人罰俸半年……哎,知女莫若父,彥武亦是苦心,知眼之所見,神之所安……”
望向高若玉,惠寧道:“姑姑當時確是情心未斷,彥武即在眼前,是去相思之苦,但見他為姑姑要孤老一生,姑姑自責之心反勝相思之苦,有一日,姑姑相勸彥武離去……”
但聽封彥武接言道:“我若離去,心自難安,郡主悟道心,彥武修情心,兩不相干……”
眾人聞言心中皆是有所感悟,高若玉眼神頓顯茫然,又聽惠寧緩緩言道:“相知相容,心護他愿,如是我想……無怨無悔就是為情真、為義,玉兒你當是要記下。”
但見高若玉無聲的點了點頭,惠寧眼神露出憐愛之色,嘆息一聲,站了起來,低首合什道:“阿彌陀佛,貧尼告辭了。”
她此來以姑姑的身份言及高家祖訓,是為相勸高保融兄妹不要出兵楚地以使百姓受苦,此下想是來意已言明述完,方才自稱貧尼起身告辭。
高保融兄妹不敢挽留,忙是起身將惠寧師太、封彥武二人送出王府。兄妹三人便是返到了府內“銀安殿”上,高保融坐上王座,仰首望著近兩丈高的殿梁,沉思不言。
高保勗與高若玉二人站在王座下方,皆是默然不語,良久之后,只聽仰首中的高保融低喃道:“棟梁、棟梁……哎……”
長長嘆了一口氣后,端正身子,目光掃向高若玉、高保勗二人,緩聲言道:“岀兵楚地之事,就此作罷。”
高若玉心中一嘆,與高保勗相視一眼,躬身道:“遵命。”
高保融排行第三,性格謙和,善于釆納良言妙策,從不獨斷專行,而其父高從誨最欣賞他之處,卻是高保融貴有自知之明。
高從誨深知周邊諸國根基之深厚,并非是只有三州之地,人材匱乏的荊南所能撼動,臨終之際,便將王位傳與有自知之明的高保融。
而高保融知道高若玉與高保勗二人,行事果敢決斷,甚有治吏利民之才,即位之后將境內日常事務任由他二人決策部署。
此下事及守成大業,考慮到境內官員的反對,以及惠寧師太特意以姑姑身份進言的苦心,終是放棄了攻打楚地之心。
外人眼里的高保融是游手好閑,碌碌無為之輩,卻不知他知人善用之明。他平時很少插手政務,可一旦作出決定,必然是經過深思熟慮的結果,高若玉與高保勗雖有心攻取楚地,但對高保融作出的決定從不會違背,這自然跟高季興的“根枝相連,水露同澤”的家訓有關。
退出銀安殿后,高若玉走向西院花園,此時天色突變,順著遮雨廊道行到池上涼亭之時,但聽一聲雷響,片刻間大雨傾下,望著雨打池塘濺起的水花,高若玉怔立沉思。
但想諸國朝堂的帝王,蜀中孟昶奢侈淫靡、南漢劉晟荒唐殘暴、北漢劉旻志弱事胡、江南李璟好文浮情、吳越錢家但求偏安一隅。
而中原之地更是幾度易主,郭威剛立周廷,雖治吏撫民,拔亂反正,隱有皇風,但節鎮勢大,互防互賴中大患隱見,一旦郭威駕馭失衡,戰事立見。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武陟县|
达拉特旗|
泰兴市|
贵港市|
大港区|
永清县|
攀枝花市|
崇明县|
会宁县|
岳阳市|
滁州市|
沙田区|
永顺县|
密云县|
巩义市|
大化|
吉安县|
兰坪|
章丘市|
蓬安县|
朔州市|
施秉县|
万全县|
淮安市|
陵水|
庆云县|
肇庆市|
赤水市|
永昌县|
定西市|
麦盖提县|
河北区|
定结县|
隆林|
读书|
买车|
成安县|
四川省|
古浪县|
社会|
托里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