楔子-《拂水龍吟鳳梧揚洛逍遙》
第(1/3)頁
盛夏,遼國上京城南石盆山北側的南塔前來了兩騎人馬,其中一位是年近五旬、身材魁梧蓄著短須的大漢,另一位是三旬左右的勁裝漢子,那大漢望了一眼掛在檐角隨風飄蕩發出“叮叮”聲響的風鈴,收住馬韁,翻身下馬,整了整身上的青袍,將馬繩扔給身側的勁裝漢子,也不言語,徑自向南塔進入。
與第一層的兩位沙彌僧行了佛禮,便是向第五層藏經樓而上。藏經樓中,一位臉頰枯瘦、眉須雪白的老僧坐在蒲團上入定,聽到了那大漢進來的腳步聲,雙眼一睜,微微點了點頭。
那大漢跪坐在地俯身而拜:“弟子參見師尊。”
那老僧轉著手中的佛珠,緩聲道:“你可知為師為何一直不讓你落發出家?”
那漢子跪坐著合什道:“望師尊指點。”
“你與為師有緣,卻非與我佛有緣。所謂佛渡有緣人,但此言之真諦卻少有人參悟。渡人了斷思惑之苦,當先渡己了斷緣法因果。若不如此,又生出受緣法,因果循環,難參真法。”
“三十年前,為師見你體質可修我“百劫拳”功法,以此與你結了師徒之緣。如今為師證得我佛“漏盡通”大法,始知佛法真諦,非是你以武入道可參,故而未讓你入佛悟真……雖是如此,卻是讓你受為師的緣法所累,罪過、罪過。”
那大漢臉顯疑惑,一時不解之中卻也未出口相詢,又聽老僧道:“佛門弟子以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為念,渡人脫離苦難,受識他人因果業報,宏我佛慈悲大法。然有僧人未斷出世因果緣法,入世弘法以香火愿力之功德,虛妄愿念果報,反使世人因果業報顛倒,雖說善惡終有報,但是時長無期,自是使蒙難之人生了怨念,如煙成云,以致結了怨念之道,使我佛有了劫難。”
“自北魏太武帝起,經北周武帝、大唐武宗已歷三難,雖消去了隱在我佛門之中無識僧人,但為了香火鼎盛之故,這數百年來依有無知僧人,曲解大法真諦,自是使怨道愈難消去。”
“那若無僧人曲解佛法真諦……這怨道是否可以消去?”
“阿彌陀佛,善哉、善哉。大道萬千,生滅唯天。若是如你之言,此怨道想是可以消除,但是天下僧人萬千,終是有人會曲解佛法真諦……”那老僧似有所思,頓了一下又道:“何況此怨念已是成了道運,自非一時可以消去。倘若放而任之,恐使我佛萬劫不復,故而在太武帝佛難之時,便有我佛高僧出手消劫。”
“萬劫不復?出手消劫?”那大漢疑道。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宁蒗|
遂平县|
石河子市|
铁岭县|
台北县|
桐柏县|
宁陵县|
安多县|
柳林县|
泗水县|
桐梓县|
辽宁省|
三门县|
武鸣县|
错那县|
顺平县|
太仓市|
临沧市|
台南县|
海兴县|
抚松县|
郎溪县|
南澳县|
阳江市|
梧州市|
贵溪市|
达拉特旗|
同江市|
富锦市|
新营市|
青州市|
西平县|
石棉县|
获嘉县|
明光市|
阳高县|
大英县|
应城市|
石柱|
获嘉县|
南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