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若把妾室生的一并算上,費元祎足有十六個孫女兒。 老大費映環,正妻兇悍,并未納妾,一子二女。 老二費映玘,正妻兇悍,并未納妾,三子一女。 老三費映珂,正妻柔弱,八房小妾,五子十二女。 老四費映珙,正妻早死,沒有續弦,沒有納妾,帶回一個私生女。 孫女,真不缺! 費元祎是個老秀才,有著豐富的晚年生活,尤喜參加文會,寫上幾首酸詩。 這類屬于老年文會,往往以致仕官員為首,士紳耆老樂于附庸風雅。他們不怎么喝花酒,就算招來名妓彈唱,也是正兒八經聽曲——有心無力啊! 多數時候,竹杖芒鞋,悠游山林,吟詩作詞。 又或者呼朋引伴,釣魚、吃酒、喝茶、聽戲、打牌,安享晚年,好不自在。 別以為這群老家伙,似乎沒什么存在感! 歷任知縣,若想留名鄉賢祠,必須獲得他們的認可。 民間糾紛,一般不會選擇報官,也是請他們來調解裁判。 若出現盜賊,或遇到天災,知縣想要籌集錢糧,也是請他們來號召募捐。 巡按御史奔走地方,聽取所謂民間輿論,往往是跟這些老家伙交流。 鄉紳,鄉愿! 想混這個圈子,第一要有名望,第二再論錢財。 名聲,臉面,是費元祎的命根,是他的人生價值所在,遠比一個嫡親孫女更為重要! 去年,山西義軍攻破縣城,知縣麻溜的提前跑了。 費如蘭的未婚夫比較傻,被城中大族一陣忽悠,站出來募集鄉勇守城。只一炷香功夫,就有奸細開門獻城,這貨嚇得轉身就跑,起義軍追來給一刀砍了。 事后,朝廷認定其殉城就義,命令地方政府旌表褒獎。 老家伙們聚會之時,有人贊嘆說:“子美兄,你真有個好孫婿,死戰不退,舍身報國,陛下已賜了節義牌坊!” 說者無心,聽者有意。 費元祎總覺刺耳,回到家中輾轉反側,咋看咋覺得孫女礙眼。 孫婿可是殉國烈士,皇帝欽賜節義牌坊。可孫女卻好端端活著,若不以死殉夫,如何說得過去?怕是從今往后,他要被人一直恥笑,在眾多鄉紳面前抬不起頭! 這半年來,費元祎多番試探,孫女卻一直裝聽不懂。 直到今日,費元祎干脆把話說開,把話說得毫無余地,抬出家族祖宗,逼迫孫女自殺。 …… 門外,一個家奴來回踱步,滿心焦急卻又不敢進去打擾。 左等右等,費元祎總算寫完一副字,擦手說道:“老五,那邊怎還沒有回訊?” 被喚作老五的家奴,連忙走去說:“老爺,景行苑那邊,咱們進不去啊。” “進不去?” 費元祎沒聽明白,說道:“只讓你派人打聽消息,若是如蘭真殉夫了,便幫著處理一番后事。若是如蘭不聽話,還是不肯殉夫,你們回來便是了。進不去又是幾個意思?” 老五苦著臉解釋:“老爺,我前后派去兩撥人。第一撥確實聽說孫小姐自盡,就趕著進去處理,沒成想竟被抓去關在柴房。我又派出第二撥,想把人領回來問明情況,誰知進了忠勤院便音訊全無。” “音訊全無?”費元祎還是不明白。 老五繼續解釋道:“如今景行苑那邊,不論是內院還是外院,正門側門全被堵死了,死活不讓任何人進出。里面究竟是什么情形,完全搞不清楚啊。” “你讓景行苑趕緊放人!”費元祎生氣道。 “他們不放,說要等少夫人回來,”老五委屈道,“那是大少爺的院子,總不能真讓人明火執仗的去破門。” 費元祎道:“就說是老夫的命令,讓他們立即放人!” “說了,不管用,”老五趁機上眼藥,“大少爺那院子,是越來越跋扈,平時都不把咱拱北苑放在眼里。” 費元祎大怒,拍桌子吼道:“反了天了,你親自帶人過去,不開門就直接撞開!” 老五領到圣旨,立即召集家奴,風風火火殺向景行苑。 “快快開門放人,否則就不客氣了!” 此時已近天黑,老五打著火把大吼,頗有一言不合就點燃房子的架勢。 “接著!”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