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兩天的“熱度爭奪戰”中,《這才是歌手》、《歌唱吧少年》都是受益者。 在市場營銷學里,有一種營銷方式叫借勢營銷。 因為二者打架! 他們站在對立面。 因此大家在提到《這才是歌手》的時候就會提及《歌唱吧少年》。同樣的,說到《歌唱吧少年》,人們也會想起《這才是歌手》! 二者被放在了一起。 被綁定在了一起。 相互借勢。 同時也被解讀為:流量歌手與實力派歌手的較量!資本與良心的角逐。 因此許放的85后、90后粉絲關注到了《歌唱吧少年》。 00后粉絲關注到了《這才是歌手》! 兩個粉絲群體擁護自己喜歡的節目的同時,也想去看看對方節目有多爛。 京都某大學女生宿舍。 戴著黑框眼鏡的大一新生小薇和同寢室其他三位舍友顯得格格不入。 因為他不喜歡呂承澤這樣的流量歌手。 欣賞不來他們的做派和作品。 反而更加喜歡許放,他念小學時候就聽哥哥放許放的《地心引力》,從那時候起她就喜歡上了這位歌手。 并且一直喜歡到現在。 然而身邊的同學喜好和她卻很不一樣。因為她喜歡許放,還經常被同學、舍友嘲笑。 比如現在, 小薇正坐在自己的座位上,開著電腦,登陸優喵視頻的網頁版,頁面停留在《這才是歌手》的待播頁面。 而另外三位舍友則聚在一起等著看《歌唱吧少年》。 她們三人看到小薇竟然在等《這才是歌手》,紛紛出言鄙夷。 “小薇跟我們一起看《歌唱吧少年》吧。”一個女生說道。她感覺小薇太不合群了。 她很想讓小薇融入他們。 這大一第一學期都快結束了,小薇和她們之間還是有點生分。 玩不到一塊兒。 “我……我想看《這才是歌手》。”小薇弱弱道,“我……我喜歡許放。” “拜托,”另一位女生道,“這都什么年代了,你還喜歡許放?那都是老年人喜歡的歌手了!現在大家都喜歡呂承澤、李子昂,小薇,你也要跟上時代才行啊。” 在她們眼中小薇已經落伍了。 年輕人都追求潮流。 但小薇認為有些潮流并不值得追,比如呂承澤…… “可我就喜歡許放。”小薇堅持著,“他和其他歌手不一樣。為什么大家喜歡呂承澤,我就要喜歡呂承澤呢?我不喜歡他……”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