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二十七章 二所-《我的公公叫康熙》


    第(2/3)頁

    舒舒則記得“事緩則圓”的道理,這才哪兒到哪兒。

    夫妻倆說著話,到了二所。

    一上午走了這些多路,又頂著日頭回來,兩人都汗津津的。

    九阿哥去更衣,舒舒也換了穿戴,換了吉服,換上家常袍子;脫了旗鞋,換了軟底布鞋;摘了吉服冠,面上也清水洗了。

    九阿哥更衣回來,舒舒已經(jīng)歪在榻上,等著傳飯。

    宮里一日兩餐,早飯晨時(shí),晚飯未時(shí)。

    現(xiàn)在離晚飯時(shí)間還早,可也沒有主子餓肚子等著的道理。

    二所有皇子膳房,就設(shè)在前院廂房。

    等兩人梳洗完畢,膳桌就擺了上來。

    四碟四碗,四葷四素,葷是肥鴨一品,燒排骨一品,鹽煎白肉一品,豬肉絲一品;素是燒茄子、溜白菜、炒面筋、燒豆腐。

    點(diǎn)心兩品,象眼小饅頭一品、蜂糕一品。

    湯一份,豬肉絲絲瓜湯。

    粥一份,老黃米粥。

    看著滿滿登登一膳桌,可能下筷子的不多。

    不是住在宮里,吃的就是宮廷御膳!

    皇子膳食,都出自各阿哥所的皇子膳房,由幾位灶上媽媽料理。

    能被內(nèi)務(wù)府選上當(dāng)差的,自然手上有幾分真功夫,可是還有一句“巧婦難為無米之炊”。

    每天固定的皇子分例,都是皇子膳房的人去御膳房支取。

    誰能想到,皇子每日分例如此簡薄,豬肉六斤,鴨子十只每月,陳米一升二合,白面二斤,時(shí)蔬六斤,調(diào)料也只有鹽、糖、甜醬、醋、香油這幾種,還有蔥姜蒜三樣。

    如今多了舒舒這個(gè)皇子福晉,本應(yīng)該也有分例,可昨日才進(jìn)門,相應(yīng)的份例還沒下來,吃的就是九阿哥的例。

    “鴨子給劉嬤嬤,鹽煎肉給崔諳達(dá),肉絲嬤嬤與周嬤嬤用了吧……”

    舒舒見九阿哥面上帶了嫌棄,遲遲不動(dòng)筷子,就吩咐旁邊的齊嬤嬤。

    劉嬤嬤是九阿哥八位保姆中的頭兒,崔諳達(dá)是二所的領(lǐng)侍太監(jiān)崔南山,今早出去“朝見禮”前都見過。

    幾碗肉菜端下去,剩下的依舊不好動(dòng)筷子。

    幸好這會(huì)兒功夫,小棠帶了食盒進(jìn)來了,帶進(jìn)來兩碟子小菜,麻醬蘿卜皮、涼拌木耳。

    舒舒飯量本就不小,今天一上午動(dòng)的也多,就著兩盤小菜,吃了半碟子小饅頭,還喝了兩碗老黃米粥。

    滿人有吃老米的習(xí)俗,尤其是黃米,陳米算是上等。

    或許是有專門的存儲(chǔ)技巧,并無陳米的霉味兒,反而比新米更粘稠。

    九阿哥跟吃藥似的,半響才動(dòng)一下筷子,簡直被舒舒的食量驚到。

    等到撂下筷子,他盯著舒舒的肚子:“吃了這些多,你也不覺得頂?”

    舒舒想了想九阿哥的飯量,就兩個(gè)象眼小饅頭,也是驚詫:“爺就吃這幾口,能頂飽么?”

    夫妻兩人面面相覷,九阿哥道:“我的食量就是如此……倒是你吃的多,不是養(yǎng)生之道……”

    舒舒差點(diǎn)要翻白眼了,這還多嗎?

    比在家的時(shí)候少很多了。

    吃飯是個(gè)大問題,總不能老這樣糊弄。

    她想了想道:“爺有什么忌口沒?分例到了膳房,這樣做著不合口的,下人辛苦,咱們也不合心,往后比照著分例點(diǎn)菜,也省的吃不好……”

    九阿哥搖頭:“我不挑食,吃什么都行……”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桃园县| 沙雅县| 垫江县| 化州市| 紫云| 清徐县| 灯塔市| 察哈| 孟村| 吉木乃县| 娱乐| 体育| 南溪县| 铅山县| 泸溪县| 微山县| 呼玛县| 巴马| 施甸县| 遂昌县| 巨鹿县| 泌阳县| 二连浩特市| 洞头县| 尼勒克县| 马鞍山市| 阿拉善盟| 滁州市| 龙里县| 溧阳市| 吉木乃县| 鸡西市| 通江县| 福州市| 仁寿县| 交城县| 栾川县| 镇巴县| 无锡市| 万荣县| 花垣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