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月即別汗時代,也算是金帳汗國的盛世了。 雖然代價是突厥化。 而月即別汗死后,金帳汗國二十四年換二十個大汗,生生把一個強大的帝國變成了現在這幅鬼模樣,誰都可以踩一腳,甚至被帖木兒攻破都城,脫脫迷失這個自稱的金帳汗居然跑去找立陶宛保護。恥辱啊,而月即別汗死后,已經一步步被擠出東歐平原,跑到東方來流浪的月即別人,或者說烏茲別克人,當然幻想著能夠回到他們的盛世。 月即別就是烏茲別克。 這些就是金帳汗國內部混戰中逃到東方躲避的金帳汗國人。 至于民族源頭那個已經亂套了,完全沒必要管是什么源頭,蒙古系,突厥系都混了。 原本歷史上這個集團由昔班家族的阿布海爾統領建立烏茲別克汗國,都城在就在秋明,游牧于西伯利亞和現代哈薩克北部,后來一度南下河中,甚至控制費爾干納盆地,但最終還是被打敗,而其中部分因為內部矛盾反出的建立了哈薩克汗國,之后哈薩克汗國反而強大起來,然后就是和衛拉特或者說瓦剌的兩百年戰爭了。 現在朱棣正好可以利用他們,打出帶著他們殺回欽察草原,重新奪回金帳汗的寶座,恢復金帳汗國的強盛的旗號。 他們會樂意的。 他們在西伯利亞那種鬼地方過的很苦,要不然也不會出現小部落不顧雙方系統的不同,信仰的不同,居然跑去投奔鬼力赤。 后者可是信佛的。 說白了就是西伯利亞的生活太苦,原本歷史上他們還有可能向南,但現在他們被大明隔絕在北方,他們南下就是去楚河和怛羅斯,原本歷史上他們也的確很快就遷移到這一帶游牧。但現在那里是大明昆陵都指揮使司的地盤,不但有瓦剌游牧,而且還有大明駐軍的怛羅斯城,不過實際上是征發瓦剌各部輪值,每年有五千騎兵過去游牧。 但就算這樣,也阻擋了月即別人南下。 他們只能游牧在西伯利亞和額爾齊斯河沿岸,一到冬天忍受零下四五十度嚴寒。 這種情況下他們當然懷念東歐大平原,黑海沿岸的陽光,伏爾加河上豐饒的牧場。 只是他們沒能力而已。 現在那里儼然養蠱般混戰,帖木兒,脫脫迷失,立陶宛人,羅斯人,還有金帳汗國系統一堆軍閥,在東歐草原打成一鍋粥,他們就是因為無力在這片混亂的草原上抗衡這些勢力,所以才不得不到東方躲避,現在強大的大明愿意幫助他們殺回去,回到他們懷念的盛世,那他們當然愿意,到時候無非就是向大明稱臣納貢而已。 小事。 不值一提。 反正過去金帳汗國也向元朝稱臣納貢過,月即別汗他叔叔脫脫汗還是元朝封的肅寧王呢! 而且就算不能奪回金帳汗的寶座,那也能跟著搶掠一波。 好吧,這個才是最重要的。 草原上嘛,就是互相搶來搶去的。 只要朱棣能解決這個集團的合作,那么剩下就是聯合起來西征,踏著當年拔都的路線殺向欽察草原,帖木兒能插,立陶宛人能插,大明憑什么不能在金帳汗國的內戰中插一腳。然后這個西征的過程中,那些追隨朱棣的護衛們想要的都會得到的,他們會帶回無數東歐和高加索女人,他們會帶回大批白奴,同樣也會搶掠無數牲畜和財富。 東歐可是依然用金幣交易的。 他們就像上次楊豐帶領的那支軍團,儼然行走天災般橫掃東歐。 當然,一次肯定不夠,畢竟距離有些遠,哪怕是全騎兵的進軍,也半年才能走過去,但可以先把這片區域的月即別人整合起來,一場討伐那些不肯跟隨的部落的遠征,尤其是西伯利亞一帶,大量游牧部落散落,而且理論上這片已經屬于昆陵都指揮使司,然后燕王親自率領大軍討伐昆陵都指揮使司轄區內還不肯臣服大明的金帳汗國部落,向他們宣布大明皇帝幫助月即別人,殺回東歐奪回金帳汗位的旨意。 臣服的跟隨。 不臣服的滅門然后瓜分其女人和牲畜。 完美。 估計一年時間足夠朱棣完成對整個這片區域的整合。 同樣也推進到了里海岸邊,剩下就是繼續西進了,反正他又不用擔心后方的安全。 他后方是大明四個都指揮使司呢! (本章完)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