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不對,他這是被下套了。” 緊接著就得知朱允熥血腥鎮壓上書儒生的楊豐,立刻發現這事不對。 他下令開槍很正常。 朱允熥本來脾氣就比較暴躁。 老朱家和老常家基因算是暴上加暴了。 他那一堆叔叔有幾個不是畫風暴虐的? 齊王,秦王,晉王…… 統統都是。 其實朱棣也很暴虐。 只不過在楊豐面前比較克制而已。 準確說所有人在他面前都比較克制。 但朱棣在西域一樣是屠城,一個可以毫不猶豫下令屠城的人,肯定不是什么良善之輩。 朱允炆這種表演系的,才真的不像老朱家的,朱允熥只不過是老朱家正常畫風。 更何況他本來就在楊豐蠱惑下對儒生看不上,儒生們覺得自己是精英是文曲星,但在他眼里就是一群青蟲,而且楊豐對他爺爺的治國之術也還算肯定,所以他在為君之道上也是以他爺爺為榜樣。現在這些儒生擺明了就是欺負他,過去他爺爺在的時候,一個個瑟縮如鵪鶉,現在他正式繼位了,反而一個個敢跟他玩對抗了。這就是欺負他,就是認為他一個小年輕的,根本沒有他爺爺那種殺氣,他要是不來把狠的,把這股歪風邪氣打下去,那群臣就都以為他好欺負了。 開槍是正常。 這種事情開槍就開槍了,天子生殺予奪,賞他們顆子彈是他們福報。 但關鍵在于這些儒生為什么要這么干? 為朱允炆? 他哪來那么大臉? 朱允熥的繼位屬于正的不能再正的。 洪武二十五年被立為皇太孫,之后一直被老朱親自帶著學習治國,到洪武二十九年,就基本上已經完成作為皇帝的事實上過渡,后面老朱基本上就相當于太上皇了,政務完全交給他,也就是些重大軍事行動,老朱才過問一下,可以說他的皇位任憑誰都找不出可以質疑之處。 那么以這些儒生的正常畫風難道不應該是趕緊歌功頌德? 他們為什么要故意激怒他? 這可不是明末,儒生都已經被慣壞了。 他們才擺脫老朱的陰影,就算有些得意忘形也不至于到這種地步。 “公主說現在江南各地士紳已經完全把他當做桀紂了,還有人在造他的謠,說他爺爺是被他毒死的,還有說他下旨廢除殉葬是不孝,還有說他是跟你學妖法的,總之各種聳人聽聞的謠言。甚至還有人在用小報鼓動效法當初的山西士紳,在民間組織武裝搞自治,畢竟現在火繩槍,佛郎機之類的制造都已經爛大街,隨便找個像樣的的民冶就能造。這種情況下民間武力很容易提高,至少朝廷的舊式軍隊,在對上這種武裝時候很難像過去一樣碾壓,而且衛所將領也可以收買,畢竟衛所將領其實也屬于朱元璋壓制下的。 所以我懷疑他們其實根本不是為了誰當皇帝,就是想借著這件事搞地方自治,你搞出的山西事件讓士紳都心里長草了,說到底他們對老朱家又沒什么忠心。 只是怕朱元璋而已。 尤其是蘇南,浙江這片原本張士誠的地盤,對朱元璋本來就敵視。 還有湖廣。 現在朱元璋一死,而新式火槍技術泛濫,又讓民間武力提升,他們也開始膽子大起來了。 我懷疑這次包括朱允炆的出逃在內都是一個計劃,他出逃,把小皇帝的火點起來,然后制造輿論,給他扣上不孝不悌的帽子,先在民間把他變成一個無情無義的昏君。 然后鼓動儒生挑釁他,引誘他武力鎮壓,最終昏君變桀紂。 以此在民間制造恐慌。 而且我懷疑那些藩王里面也有跟他們合作的,未必是為了皇位,畢竟他的皇位還是很正,但卻可以把整個國家分開。藩王變成真正諸侯王,地方士紳獲得更多自由,畢竟朱元璋的制度對士紳很不友好,他們迫切想趁著朱元璋的死解脫枷鎖。畢竟不準他們放高利貸還是前所未有,更別說還不準他們金銀交易,還不準他們出海貿易,朱允熥已經下旨,準備組建船隊下西洋,這擺明了是要學原本歷史上他叔叔那套。 改革科舉更是激怒了無數耕讀傳家的鄉賢們。 還有銀行業壟斷。 士紳們可是很想開錢莊。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