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朱棣說道。 楊豐疑惑了一下。 好像也是啊,他是親身經歷的,這種事情他應該更清楚。 “這個容易,等抓住后不就知道了?”甋 朱能笑著說道。 就在這時候,隱約的炮聲突然傳來。 楊豐和朱棣面面相覷…… “氣球!” 朱棣轉頭喊道。 他們后面是四頭將背部用木板連接起來的駱駝,而在這個木板上是一個繞著繩索的轉輪,而繩索的另一頭是一個升起的小型熱氣球,隨著朱棣的喊聲,熱氣球上沙袋拋下,同時開始上升,下面繩索不斷從轉輪上放向天空,恍如一個四頭駱駝在放著的風箏。 很快熱氣球升到了七八十米的高空。甋 “大王,西南方,張指揮的前鋒遭遇圍攻。” 觀察員舉著望遠鏡喊道。 “我去看看!” 楊豐說道。 他剛催動戰馬,觀察員就再次喊了起來…… “大王,北邊有伏兵,已經在向這邊!” 所以這就是開掛的好處。甋 熱氣球加上望遠鏡,哪怕只是三倍鏡,也足夠提供預警了,甚至不用望遠鏡,有七八十米高的視野,也能把絕大多數伏兵收在視野。尤其是在空曠的草原上,敵人幾乎不可能完成突襲,不過對手這么快得到消息并在這里完成埋伏,這也算是迅速。至于哈拉和林得到消息是必然,明軍就算圍堵再嚴密,終究還是難免有些零星的敵軍逃脫。 當然,朱棣怎么迎戰,這個就與楊豐無關了, 他策馬直奔前鋒。 而就在他路過之處,那些行軍中的明軍已經開始列陣。 所有駱駝全部臥倒,迅速形成四面方城,然后背上物資卸下,所有炮手迅速檢查他們的大炮,而那些騎兵在駝城外迅速集結,等待著燕王中軍的命令。這些駝城的主要用途并不是作戰,而是保護攜帶的物資,這是明軍持續作戰的保證,而外面的進攻則是明軍騎兵的工作,這就是一個個移動的堡壘。就這樣一個個駝城在很短時間完成,就像滑鐵盧之戰的空心方陣般,在能夠互相支援的距離組成死亡陷阱。 蒙古騎兵的沖擊,根本無法攻破這樣的堡壘。 除非他們也用大炮。甋 尤其是臼炮。 這就是后來我大清破葛二蛋駝城的關鍵。 當然,給我大清鑄造臼炮開花彈的漢人緊接著被扔寧古塔…… 今天你能造臼炮開花彈,明天你還不知道造出什么! 這種能妨礙我大清統治奴才的禍害趕緊扔寧古塔人道毀滅。 但此時的蒙古騎兵別說大炮,他們連火門槍都沒有,只能在馬背上舉著騎兵弓,硬沖前面速射炮不斷發射的霰彈。 然后……甋 “這就是一場屠殺啊!” 沖到前鋒處的楊豐,看著草原上正在自殺般沖擊駝城的蒙古騎兵。 前鋒還是張輔。 作為駝城戰術最早的使用者,他很機靈的改變戰術,把騎兵收攏進駝城里面,而不是和其他人一樣讓騎兵在外作戰,事實上就是把駝城和速射炮作為主戰力量。然后故意吸引蒙古騎兵進攻,而在駝城正面也就不足兩百米的攻擊面,蒙古騎兵無法展開太多,畢竟戰馬和戰馬之間,得拉開幾米的距離防止撞擊。但張輔的那些駱駝背上,幾乎隔一個就是一門輕型速射炮,中間還有騎兵和其他輔兵的三眼銃。 沖擊駝城的蒙古騎兵,幾乎撞上了堪稱狂風暴雨的子彈和霰彈。 一片人仰馬翻。 他們最慣用的戰術,其實就是在馬背上繞行馳射。甋 不斷將箭射入對手陣型。 能不能射中不重要,這種戰術消磨對手意志,不停出現的死亡會讓對手持續處于恐慌中,直到對手承受不住壓力,自己崩潰,然后他們再以騎兵追殺。 但現在這沒用。 騎兵弓的射程根本沒法和速射炮相提并論,騎兵短時間內快速拉弓的次數,也沒法和速射炮比,后者只要降溫能夠上,彈藥充足,可以一直打下去。 騎兵能拉幾次弓? 這些原本伏擊的蒙古騎兵們就像漩渦的水流般,以中間駝城為中心繞行著,在繞行中不斷射出利箭,然后在霰彈和子彈的呼嘯中墜落。很快他們就意識到,自己根本不可能攻破這樣的堡壘,潰逃立刻出現了,然后是所有騎兵的潰逃。但張輔等的就是這一刻,緊接著那些駱駝在呵斥聲中慢吞吞站起,給里面的騎兵讓出一個個通道,早就等待多時的騎兵,迅速沖出駝城,舉起弓箭沖向潰逃的敵人。 楊豐都懶得出手了,畢竟這點小事很顯然明軍不需要他。甋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