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對于楊豐的承包計劃,老朱答應的很痛快。鐜 這是好事。 他實際上真有點不想再維持會寧都指揮使司的駐防…… 當然,不是說撤銷。 而是將會寧都指揮使司和會寧衛遷到龍泉府,龍泉衛在龍泉府城,也就是琿春,所以把會寧衛和會寧都指揮使司都可以遷到清津,這樣運輸就方便了,可以全靠海運。而原本會寧那邊封給會寧衛所屬的那些兀狄哈千戶,給他們拆分成一個個羈縻衛,依然隸屬會寧都指揮使司,允許他們到吉林城去貿易。 至于明軍到吉林就行。 有木軌通到吉林,以后向吉林的運輸是穩定的。 而且吉林終究靠南些,尤其是南部已經可以形成穩定的農業,目前木軌沿線軍鋪,驛站,護路隊都是墾荒種田,畢竟后來葉赫部在這一帶也能維持一定的農業。然后在那里維持一支水軍,整個松花江流域也就可以保證控制權,更何況那里還有楊豐的墾荒區鎮壓著。鐜 關鍵是沒有維持的戰略需要了。 短期內根本看不到殘元有東歸的可能性。 倒是朱元璋在考慮西征。 畢竟打完安南之后,明軍就沒有大的戰爭了,而且北方各軍這些年其實也一直沒有大的戰爭,現在火器大量普及,他也想試試能不能來個窮追猛打。 就是這西征的統帥…… 朱棣? 但朱允熥不同意。鐜 而其他也沒有能放心的。 總不能讓藍玉上吧? 剩下那些將領都沒有這種戰略級別的遠征能力,至于朱棣現在的身份并沒什么妨礙,因為馬和下東洋至少得花一整年時間,這期間朱棣并沒什么事,就是在扶桑等著,完全可以抽過來搞一場西征,總之朱元璋目前一直在計劃當中。 如果這次能大捷,那殘元真就只能被趕到中亞了。 這樣明軍駐防吉林,以水軍控制松花江沿線,然后在沿海繼續保留最遠但補給卻更容易的鯨海衛,需要時候還可以逆流而上,和吉林水師共同控制松花江沿線,而且有龍泉府這個戰略支撐,朝廷必要時候可以水運向會寧快速增兵。龍泉府同樣也有牡丹江的水運,實際上是松花江上游,中游,出海口三個點的控制,鯨海衛就是奴兒干城。 三個點的基地都可以獲得穩定的后方補給。 兩個海運一個木軌。鐜 所以控制力沒有削弱。 成本卻銳減。 說到底會寧那地方,真要比起來都不如扶桑。 朝廷在扶桑可不用投入。 不但不用投入,在扶桑甚至可以靠著征稅滿足駐軍需求,畢竟那些土司們都是要交稅的,而且制定的稅率遠超西南土司,比如哪怕水西安家這種頂級土司,一年也就兩千石,可扶桑那邊每年光伊達家就要向大明交兩萬石稻谷。 他還不是最高。 最高的是會津的蘆名家,需要每年交三萬石。鐜 這都是楊豐給定的。 朱元璋對此都很驚喜。 他也沒想到,扶桑那地方居然還是個優質的稻田區。 每年稅收居然比云南還高。 云南一年就十二萬石,扶桑去年征收了十五萬石,云南土司交個稅還心不甘情不愿,至今因為土司不肯交稅問題,還在征討中。可扶桑的土司們直接就是踴躍交稅,去年的秋糧都是篩的干干凈凈,連沙子都沒有,而且都是最飽滿的。以至于去巡視扶桑的官員回來,都感動地上奏說,倭人之恭順冠天下,很顯然他在那里享受到了阿美利堅王師的快樂。 包括朱棣對他們也很滿意,之前明軍在那里的筑城,修路,基本上都是這些土司出人。 吃的比雞少,干的比狗多。鐜 聽話的讓人感動。 這樣更顯得會寧雞肋了。 但如果楊豐愿意承包,那朱元璋當然樂意保留。 說到底他終究還是喜歡讓更多人口遷移過去,有人給他掏維持下去的成本他當然樂意,至于楊豐在那里搞開發的問題,那個他沒必要管,楊豐開發也是在他的土地上開發。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