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二零五章 老來失計親豺狼-《我與暴君相伴的日子》


    第(1/3)頁

    三天后。

    夜。

    太原城南高崗。

    其實就是雙塔寺,不過現在這里還沒有寺,那是萬歷年間修的,現在這里原本就是一座長滿樹木的高崗……

    當然,沒有樹木了。

    畢竟這半年附近野餐的人實在是有點多,而這里又是距離最近的木柴來源,所以樹木已經砍伐殆盡,光禿禿猶如某些環保主義警示圖片里的畫面,靠著這個優勢被選擇為三方會談的會場。

    明夏宋可不就是三方嘛!

    雖然楊大使就一個人,但也代表一個國家,更何況他還是這場決定山西命運的盛事的召集人。

    “恭迎晉王妃,恭迎晉世子!”

    已經被抬到最高處的河神那圣光照耀下,楊大使很莊嚴的喊道。

    他周圍鼓樂齊鳴,然后在無數目光的夾道矚目中,晉王世子就跟個孝子賢孫般攙扶著他那才三十多歲的繼母兼姨媽,他這時候依然沒有得到正式冊封,同樣他繼母也依然只能稱晉王妃。正因為現在沒有晉王,所以晉藩的一切事務,都由王妃做主,就像魯王妃一樣,不過魯王妃可沒她這么快活,畢竟魯藩實際事務掌握在留守王府的官員手中。

    但晉藩她說了算。

    這個女人很有手腕,現在晉藩內部對移藩已經沒有抵觸的了。

    甚至不少人都很期待能移藩……

    金礦啊!

    誰不喜歡黃金呢?

    更何況這還是楊大使做保,大家不信王妃還不信他嗎?

    而在王妃略微后一點是一身賜服的魏國公,再后面是布政使等主要文官。

    而很丑的韋指揮帶著全身甲胄的士兵保護。

    他們就這樣行走在人山人海中,兩旁都是并不友善的目光,而在前方的圣光籠罩下,是數百名各都推選出來的都頭……

    畢竟得有個正式稱呼,既然是一個都推選的,那當然是都頭了,一個都推選一個,而一個縣肯定都不只一個都,十個左右是中等的,超過二十個的也不能說很稀罕。這個東西其實就相當于鄉鎮,都的源頭是北宋都保制,十戶一保,五十戶一大保,十大保一都保,這就是都,然后經歷了朝代更替,雖然各種基層管理制度不斷改變,但這個卻頑固的存在于民間并成為地域劃分。甚至一直延續到清末最終在清末的鄉鎮自治運動中,變成了劃分鄉鎮的依據,五萬人以上的都算鎮,以下算鄉。

    至于目前……

    很混亂。

    因為朱元璋的基層就是里甲,其他都是地方自己的劃分。

    目前大致上就是以縣統鄉,以鄉統都,以都統圖,圖就是里。

    但是,這是人口稠密的地方。

    人煙稀少的地方,很多干脆就把里稱為都,畢竟一個縣千把戶的地方也有,不過到后來人口繁衍下去,這個都就大起來了。

    雖然這次匯聚太原城下的青壯主要來自太原和平陽兩府,但這兩個府加起來,基本上就是山西一多半的人口了,這時候太原府下屬六州二十二縣,平陽府六州二十八個縣,再加上部分遼州,沁州這些最近的直隸州所屬,真的都快上千了。

    而這些都頭都是各地有些威望能被青壯們信服的。

    用宋黑子的話說是條好漢。

    所以對于議事會的那些耆老糧長們來說,這種人明顯都是自己地盤上的不安定因素。

    屬于刺頭。

    鼓動青壯把他們推選出來,如果他們選明也就罷了,如果他們選宋的話那這就都是逆民,等朝廷秋后算賬時候正好推出來當犧牲品。

    而且他們選明的話,那以后民間對朝廷有不滿,就可以把責任全都推到他們的身上了。

    是他們選的啊!

    都是他們害得咱們在大明受苦的。

    要是他們當年選大宋,那大家說不定這時候已經吃香喝辣。

    這樣他們也就被百姓們拋棄,不用再擔心他們帶著刁民們對抗耆老糧長,畢竟耆老糧長們本質其實就是鄉賢,控制地方的主要地主,皇權不下縣的時代,他們永遠都是地方的控制者。

    我大明已經實現了現代很多專家們理想。

    鄉賢盛世啊!

    土皇帝。

    至于朱元璋的那些限制措施沒什么用,尤其是在山西這種可以說是天高皇帝遠的地方。

    “草民恭迎王妃世子,恭迎魏國公!”

    議事會那些耆老糧長們首先上前,迎接目前山西的實際統治者們。

    “諸位耆老免禮,諸位風燭殘年,為大明盡心竭力,此事了后,老身當奏明陛下。”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鹤壁市| 彭阳县| 同江市| 阳曲县| 永清县| 石阡县| 政和县| 灵寿县| 新邵县| 石林| 广东省| 高邑县| 冀州市| 新郑市| 平度市| 黄骅市| 中方县| 房山区| 沙雅县| 大名县| 阿城市| 始兴县| 蓬溪县| 剑河县| 保山市| 万山特区| 柳河县| 五河县| 湛江市| 安溪县| 涡阳县| 文水县| 安平县| 江都市| 马鞍山市| 宁武县| 叶城县| 铜梁县| 福鼎市| 同心县| 来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