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這個!” “有還是沒有?” 楊豐再次咱大清洋人領事附體般說道。 知縣看了看旁邊的謝千戶,后者點了點頭,這個千戶可比知縣官大的多,但這個權力的確在知縣。 “既然楊大使駕臨,鄙縣理應歡慶,這宵禁就延后到二更吧!” 知縣說道。 楊豐滿意的點了點頭,然后看著他面前的聽眾…… “剛才說到哪里了?” “燒油!” “啊,燒油,對,就是燒油,燒油很重要……” 然后他的說書繼續進行。 知縣和謝千戶也好奇的在一邊看著,很顯然他們對楊豐也很感興趣,信不信且不說,但他說的這些真吸引人,在這個時代,他說的這些無異于腦洞巨大的傳奇故事。實際上作為航運重地,客商往來頻繁,這里已經有楊豐的傳說,比如他在京城不跪皇帝,救了周德興等等,可以說已經有一定知名度,而現在他真人在此,那當然讓不大的桃源縣城萬人空巷了。 當然,管飯就更是萬人空巷了。 一千貫呢。 在這里因為屬于糧食匯聚之地,鈔票購買力比京城要強,所以能買七百石糙米。 管全城人的飯都夠了,一個小縣城總共也就幾萬口。 實際上很多縣城都不足一萬,桃源這已經屬于比較大的縣城了。 桃源縣的百姓們一個個抱著碗,快快樂樂的吃著免費的米飯,就著從客店抄出來的菜,看著楊豐在燈光下侃侃而談,最終這場應該算楊豐單人的脫口秀,一直持續到二更天,也就是九點半才結束,那些戀戀不舍的人們在衙役驅趕下散開各回各家。 這個夜晚將成為他們深刻的記憶。 “老和尚,你不走嗎?” 楊豐看著滿地狼藉中,最后還剩下的一個和尚。 “貧僧已經在此處交了房錢,若衙門未將此處查封,那自然還是要在此住上一晚。” 后者微笑說道。 這個老和尚五六十歲年紀,哪怕盡量裝出一副慈眉善目,也掩蓋不住那種陰險狡詐,不過看得出風塵仆仆,應該是趕了很長的路,朱元璋因為出身問題,對和尚還是很禮遇的。當然,同樣因為出身問題,他對和尚也是很清楚的,所以管理也是很嚴格的,像大宋朝大相國寺大師們開商場,搞金融,燒得一手好豬肉這種事情,在他這里是不可能出現的。 就連當和尚的年齡也有明確限制。 尼姑四十以下不行,只有過四十才可以提出申請,估計在朱元璋看來這個年齡已經失去生育價值,愛當就當去吧,但男子二十以下才可以提出申請,二十以上的就不行了。 而且僅僅是申請。 還得到京城由錄僧司考察整整三年,確定品行良好適合當和尚了才行。 至于娶妻納妾就更不行了。 呃,這個規矩真正以法律形式明確下來,其實就是他干的,此前那些朝代僅僅是沒有強制性的清規戒律,而我大元的和尚妻也娶的妾也納的。 快樂似神仙! 但朱元璋以法律形式,明確了出家人不能娶妻,違者杖八十,女方同罪,強制離婚,主持連坐,偷偷養外宅的以奸論罪,從此大師們也就不得不告別了那大元盛世,快樂似神仙的好日子。 楊豐隨即向后一伸手,后面已經成了他臨時保安的阮信,趕緊把那本店歷遞上。 這東西在這時候很重要,這是官府發的,類似于發票,不但人要登記,攜帶的物品也要登記,如果人在住店期間死了,這些就由官府通知其家人領取,這個制度目前還很嚴格,朱元璋的目的是確保那些行商的財產安全。他并不是不重視商業,相反他對商人很保護,只不過后者必須合法,如果是合法的,那么反而受到嚴格保護,任何刁難商人的官吏,都允許商人抓了去找他告狀,地方官員敲詐勒索的同樣也會嚴懲。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