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車隊一直沉默著,每個人都沉浸在離別的傷感中。 這次蘇澤離開清風縣前往京城帶走了大批人馬,可謂是拖家帶口 除了婢女和侍衛,還有這些年培養起來的技術人員。 這些人可是他的寶貝疙瘩,是他花了很大力氣才培養起來。 雖然他有系統,可也不能總依靠系統,還是得培養出自己得技術人員才行。 這些技術人員,其中有工匠,有醫生,有建筑師,涉及各行各業。 雖然他們的水平不高,放在二十一世紀也就是一個學徒水平,可總歸要比現在這個時代的人用著順手。 尤其是那幾個會造槍和造炮的工匠,那可是蘇澤的寶貝疙瘩,水平絕對是要碾壓現在大明的其他工匠的。 這就是三年以來蘇澤給自己打造出來的班底了,這次一股腦地全都帶著了。 蘇澤這一路上都沉默寡言,不知道在想些什么,就連丁航這個沒眼力見的都不敢去打擾蘇澤,更別提其他人了。 唯一算得上例外的便是蘇幺幺了,蘇澤也只有在面對蘇幺幺的時候才會有個笑臉。 清風縣距離北平并不遠,全力前行的話,一天便可到達,可這時節是冬季,今日又下了雪,行路艱難,再加上蘇澤又不急,所以行走的很是緩慢。 按照這個速度,今日清晨他們出發的,要明天晚上才能看到北平城的城門。 天色漸黑,隊伍行至一處小河邊,蘇澤下令留下扎營,等天亮了再走。 清風縣的人自然唯蘇澤命令是從,聽話的就地扎營,警戒的警戒,做飯的做飯,各司其職,井井有條,像是一支軍隊,令行禁止。 跟著余佳來宣旨的那些錦衣衛有些不滿,覺得這個縣令太過矯情了,一路上游山玩水似的,明明一天的路程非得花兩天,這不是浪費時間是什么? 之前在清風縣差點被那些刁民圍毆,本來就有怨氣,到了現在就更加不滿了。 作為朱瞻基的護衛,他們平時接觸的都是飽學之士和朝廷大佬。 所以被朱瞻基交代要來護送一個小縣令去京城的時候,原本就有些不樂意。 領頭的錦衣衛拿著繡春刀,踱步到了余佳面前,輕聲說道,“公公,反正距離北平城不是太遠了,不如今晚繼續行軍,爭取明早便回京城。” 余佳才是他們這群人的主事人,又是朱瞻基身邊的貼身宦官,所以高武很是客氣。 余佳凍得直哆嗦,只能不斷跺腳才能驅散寒氣,聽到高武的話翻了個白眼。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