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在場瞬間靜了下來。 張愛國松了一口氣。 李鄉長微微一陣驚愕。 書記咦了一聲,隨即失笑道:“造福家鄉?你這孩子倒是有趣啊!“他對張偉的有些欣賞了,并不是說“造福家鄉”說到他心坎里了,而是對張偉鎮定自若的表現感到欣賞,要知道他常年久居高位,憑著剛才打壓張愛國的氣勢,一般人早就噤若寒蟬說不出話來,可驀然間,誰也沒有想到的一幕發生了,張偉居然開了腔,替張愛國承擔了打壓的氣勢,不僅如此,還鎮定自若的說出了“造福家鄉”這句話。 “是的,我爸想造福家鄉。”張偉點著頭,“這么說吧,如果我沒有記錯,去年全國城鎮人均收入大約是四千兩百元,農村人均收入在兩千三左右。” 李鄉長愣住了,這些就連他都不知道啊! 書記微微露出錯愕的神情,現在國家還沒有統計人均收入,他也是經過多方得出了一些模糊的數據,城鎮人均收入大約四千,農村人均大約兩千,而張偉開口就是精準到了百位數,這……這數據…… 張偉看見父親咧嘴在笑,又看向了書記,輕聲道:“實際上,如果只算上農田的收入,我們靜海這邊的農村人均收入會更低,應該只有我剛才說的一半。” 李鄉長笑了一下,他覺得張偉有點瞎扯了,只不過今天他陪著父子倆過來,肯定站在張偉家這邊,倒也沒有拆穿。 書記搖了搖頭,之前對張偉的張偉感到驚艷了一下,可是現在的話嘛,他忽然覺得張偉剛才瞎貓碰到死耗子了,為什么?他是一個稱職的書記,每年都會下鄉走幾次,農民們不是這么說的呀! “為何這么說?”書記給了一個鼓勵的眼神,雖然認定了張偉在胡說,可是憑張偉剛才的表現,他還是覺得可以栽培一下,準備讓張偉先說完,然后再徐徐教育,不能打擊少年嘛。 “很簡單。”張偉伸出了手指掰著給大家算了起來,“我們靜海這邊人均七分地,其中兩季種植水稻,而水稻生長周期在一百三十天左右,也就是說兩季就是七個月,從清明左右,也就是四月份到十一月份田里除了水稻沒有別的作物。” 張愛國點點頭。 李鄉長忍不住道:“我們民強鄉是這樣,可是……” “別打斷他!”書記直接開口,他似乎有些明白了,凝重的看著張偉,“你繼續說。” 張偉放下了手,微微一笑,“一畝田能產七百斤水稻,而水稻的出米率在百分之七十三,兩季就算一畝四分地,也就是說能產九百八十斤稻谷,最終一點不浪費能碾出七百十五斤米。”喘了一下氣,“按照大米零售八毛五的價格,這么多米能賣六百十塊不到,剩下的五個月就算種別的農作物,最多也就能賣五百塊左右,合起來一年也不過一千一樣子!” 李鄉長倒抽了一口涼氣,張偉所說一點不錯! 書記眼神中全是震驚,剛還以為張偉在胡扯,結果字字珠璣!數字不會騙人啊! 張愛國聽的喜笑顏開,微微攥緊了拳頭,臉上的表情有些得意,如果不是顧忌著在書記家,他都想站起來給兒子叫好了,他替張偉自豪,也為自己感到自豪,他張愛國生出了這么優秀的兒子!驚天夭矯一般的天才啊! 張偉目光在書記的臉上停留了一小會,然后看了看茶幾上放著的靜海晚報,“如果我家能夠承包土地,除了要給老百姓們承包費,肯定還要大量的勞動力幫忙種植,到時能給予老百姓的絕對比他們自己種田更多,或許書記伯伯不相信我爸,可是換一句話說,真的要承包土地肯定是以我家米廠方面簽訂合同,到時你派人前去我家米廠參觀一下不全知道了?” “是啊,書記,我不會騙你的啊。”張愛國叫屈道。 李鄉長也幫著道:“哥,小偉說的在理啊!”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