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不過,還不等他過了那個興奮勁,新式子彈還在試生產時,就停產了。 之所以停產,不是因為子彈的性能不好, 其實上這種.56-.45口徑的新式子彈,剛一試驗,就以卓越的性能亮瞎了所有人的眼,14.22毫米粗32毫米長的瓶頸彈殼足以容納2克發射藥,盡管比不上步槍,但卻可以讓重達15克的11.43毫米口徑的子彈達到320米初速,對人型靶的有效射程接近500米, 幾乎不遜于p1853步槍。 有了這種子彈,配合斯賓塞步槍,它們絕對是橫掃時代的武器! 唯一的問題就是——黃銅太硬。 拿出幾發紫銅彈殼的新式子彈,史密斯這位兵工廠的工程師,又一次提出了的建議。 “為了確保能夠順利生產,我的建議還和之前一樣,我們目前應該使用紫銅彈殼,除此之外,沒有別的選擇!” 作為工程師的史密斯無疑是很負責的,直接指出了影響生產的根本原因。 “紫銅太軟,而且容易過熱,容易卡殼,彈殼非得用黃銅不可。” 無論是在對付高喬騎兵還是遠征阿勞卡尼亞,就曾多次發生過步槍因為紫銅彈殼過熱造成卡殼,所以朱先海才會堅持用黃銅彈殼。 “但是先生,擠壓機在擠壓引伸黃銅彈殼時,鋼制的模具很容易受損,精度變差,眼下一套模具只能用200到300次,而紫銅卻可以用上千次,按照一天生產一萬發的速度,每天要換幾十次模具。” 史密斯的解釋,讓朱先海想了一會,然后說道。 “既然是模具的問題,那就想辦法解決它。” 話到嘴邊,朱先海才反應過來,這個年代的刀具鋼好像就是普通的碳素鋼,擠壓機的模具也是它,它的性能也就是比蓋房子的鋼筋稍好一點。 得,還是先想辦法解決工具鋼的問題吧!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