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二十年以后的程曉說過,后來劉璐的確是經商了,而且干的還不錯。 熱烈討論之后,大家統一了意見,還是要跑腿的學生過來等單。 其實,一天的服務高峰期,是可以預測的,一般也就是早中晚三個時間段,大家也不用總是在這里等著。 接單之后,記錄下來,誰過來了就趕緊把單給誰,應該不會耽誤事。 以后真正運作開了,總能掌握更多的規律,把接單和分配業務的時間調配合理。等單的該什么時候過來,接單以后怎么處理,慢慢也就理順了。只要大方向有了考慮,就不會出太大的亂子。 大家這樣坐在一起熱烈討論,周大林心里那個真正的目的,也就不知不覺實現了。 他和兩個女孩,通過這種討論,之間的關系已經開始發生質的轉變,由房東和租客的關系,在慢慢向著朋友的方向不知不覺轉變。 看看效果不錯,他就直接開啟了大忽悠模式,接著忽悠。 兩個懵懂無知的女孩,終于徹底迷失在他的忽悠當中,從最開始稱呼他“周大哥”,“大哥”,漸漸就直接叫他“老大”了。 因為做這個跑腿服務,絕大多數的主意,都是他出的,做事的方法步驟,也都是他定的。兩個女孩在做事的過程中,逐漸就把他當做了主心骨,心里開始尊重他,他也就名副其實,變了她們的“老大”。 周大林知道,大多數時候,想象與現實,都是兩回事。 他們坐在家里想象著,跑腿服務這個生意應該很有市場,特別適合在高校附近發展,將來生意應該不錯。可是,真正做起來,因為各種考慮不到的因素,這個生意不見得就真如他們想象的那樣好。 果然,五月一日開業第一天,從早上到晚上,他們輪流在電話旁邊守了一天,只接了三單生意。兩單是要求送餐的,一單還是晚上九點以后接的,有個女生想吃薯片。 好在周大林醉翁之意不在酒,生意好不好的,他也并沒有放在心上。 那個要薯片的女生打來電話的時候,在這里等單的學生早就走光了。大晚上的,周大林也不愿意讓兩個女孩出去,怕出危險。 他只好親自下樓,騎了自行車,跑了三條街,才找到個開門的超市,有那女生要的,那個牌子的薯片。趕緊買了兩袋,送到女生所在的宿舍樓下,讓宿管阿姨把女學生喊下樓來交錢。 春末夏初的夜晚,還是很涼。他穿的不多,還沒戴手套,回來都凍哆嗦了。 還是妹妹心疼他,趕緊給他找件厚衣服穿上,又給他倒一杯熱水捧著暖手。 “為了這兩塊錢,跑這么遠的路,凍成這熊樣,值得嗎?”周曉琳就埋怨說。 “值得。”周大林就故意拿出精神飽滿的狀態來忽悠說,“生意無論大小,講究的就是信譽。” 劉璐就看看他,沖他伸出拇指來比劃一下,也不知道是稱贊他,還是諷刺他。 但她能這么親切地沖他做這個動作,已經說明,他們不再是房東與租客,更不是上司與下屬,而是很好的朋友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