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兩人默默離開,默默坐上飛行器,直到離開星城,她才說道: “這是一個千宰難逢的好機會,錯過這一次,以后很難有更好的機會。” 李清知道她說的是哪點,點頭道: “的確是最好的機會,兩年后是我們最強勢的時候,那時候哪怕光環都擋不住我們,趁那個時候奪下一顆生命星球,沒人搶得過我們。” “所以,我們動作要快。” “你想?” “不用考察了,等下我會發布一份軍團公告,讓大家準備一下回迦藍星堡,收拾一下殘局,我們直接去你說的那個星系。” “可以。” 那個星系雖然相比原來總部離前哨基地稍微有點遠,位置也偏,最快速度也要十天左右才能趕至前哨基地,但有一個已經改造了一部分的四類行星,只用再投入一部分資金就能開始殖民。 只要能成功移民建立殖民城市,以后就是源源不斷的好處。 兩相比較,還是值得投入。 而且,這個距離劣勢也不是不能改變。 那邊離隔離干擾帶太近,受未知磁場影響無法躍遷,這可以通過軍方的關系購買大量抗干擾設備,在附近的一些星系建立一個個哨站,在哨站上配備這些抗干擾設備與誘導信標,這樣雖然還是無法在附近干擾嚴重區域超光速航行,但可以在配備抗干擾設備的哨站附近躍遷。 直接從總部躍遷至幾十光年外的外部星系,再從不受干擾的外部星系向前哨基地那邊躍遷,相應回來可以以哨站的誘導信標為坐標固定躍遷。 這么一來,來回花費的時間和原來總部時花費的時間相差不大。 唯一要求是所有戰艦的超空間引擎必須是第五代引擎,低于這個科技的引擎哪怕有強抗干擾設備與誘導信標也躍遷不過去。 兩天后,在留下幾名核心成員繼續在前哨基地這邊招募新成員后,迦藍軍團大部隊浩浩蕩蕩的離開前哨基地星系,踏上了回家的路。 上千艘戰艦浩浩蕩蕩,海盜望風而逃,在第四天的時候來到了迦藍原來的地盤星域。 “都沒有了。” 艦隊駛入其中一個原來屬于迦藍的星系,原來這個星系有一個邊境哨所,任何玩家艦隊進入這個星系,都會收到一條提示已進入迦藍地盤的通知。 現在已經沒了,因為那個哨站已經被摧毀了。 接下來一路前行,穿過一個個星系,沒有見到一個星系的哨站還能保留,全被摧毀,甚至星系內諸多團隊成員的個人基地也大都被摧毀。 不過并不是星系內所有個人基地都被摧毀,許多原來掛靠在團隊中的玩家的個人基地并沒有摧毀。 所謂掛靠,是指一些單人玩家無實力一個人在野外星系混,于是便選擇掛靠在一些大型團隊名下,在這些大型團隊清理過野怪已經占領的安全星系內挖礦生產。 作為掛靠的代價,這些玩家在安全星系內所有產出都會按照一定比例交稅。 這個稅沒有固定的比例,不過絕大部分正規大型團隊都默認十稅一,也就是說只用交10%。 不過如果當前團隊處于戰爭中,這個稅會略有上調,但和團隊成員的稅在戰爭中沒有上限不同,掛靠成員最高上調稅額不能超過50%。 且團隊對掛靠玩家的限制并不多,除了一些明令禁止的行為,比如炸星采礦,或者間諜行為等等,基本上沒任何限制,如果玩得不爽可以隨時退出。 一般團隊的戰爭中,雙方都不會直接攻擊雙方掛靠的玩家基地,除非對方有武力反抗的行為。 對這些已經脫離了迦藍的掛靠玩家,李清之前與團隊核心開會時討論過,派人前往軍團原來地盤各星系轉一圈,將軍團搬遷的消息告訴他們,如果想去的可以和艦隊一起走,不想去的就算了。 掛靠玩家這種東西還是多多益善,好歹是10%的稅收,單人玩家不多,但數量多起來還是蠻多錢的。 天長日久,細水長流,加起來還是一筆極為可觀的固定收入,沒理由放棄。 一天后,艦隊來到了軍團原來總部星系——迦藍星系。 甫一進入星系,所有人就看到浩瀚的虛空中飄浮著一個龐大的星堡廢墟。 在戰爭中受到大量攻擊,后來又經過粗暴的掠奪,龐大的星堡現在已經成了一個廢棄的巨型建筑飄在恒星軌道上。 “呼!” 第(1/3)頁